人生故事
-
永远不要做的10件事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有一个很出名的行为理论,被人们称为“费斯汀格法则”: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换言之,倘…
-
感悟与超越
名利二字,是多少人一生的追求。但是,要想真正感悟庄子的境界,就一定要能够超越名利。而有一个淡泊的心态,是超越名利的基础。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淡泊为大?怎样才能从庄子的故事中感悟世间…
-
不完美的选择
在書中读到一段文字,是告诫女人如何去选择和看待自己男人的:你选择听话的男人,你就要接受他的懦弱;你选择帅气的男人,你就要接受他的花心;你选择能干的男人,你就要接受他的霸道。 世间的…
-
捕鱼的学问
前几天,我随团到青岛旅游。晚上,入住崂山脚下的渔村。在渔民家里,墻壁上挂着的一张张大大小小的渔网引起了我们的兴趣。 “快看呢,这网不一样,有的网格小,有的网格大!”突然,一个七八岁…
-
过目不忘
如果你的生活以儿女为中心,你会活得很累;如果你的生活以攀比为中心,你会活得很苦悶;如果你的生活以感恩为中心,你会活得很善良;如果你的生活以知足为中心,你会活得很快乐;如果你的生活以…
-
圈子小了以后
我总感觉,年纪越大,圈子越小。年轻的时候,兴趣爱好广泛,特别喜欢交友,什么活动都参加,什么场合都不怕。 那时候,圈子很大,从文艺到足球,从驴友到发烧友,从教育到金融。圈子很大,也很…
-
不要小视一个鸡蛋
一个鸡蛋是脆弱的,用鸡蛋去碰石头,是愚蠢的。 但倘若一个鸡蛋从25楼落下来,有人见了,心想,不就是一个鸡蛋吗?无所谓地迎头去碰,会怎样呢?你会听到“啪”的一声,在这“啪”的一声中,…
-
大事化小是智慧
“多大点事!”遇事时,此话一出,显现的不只是一种气度,更多时候是选择了一种解决问题的路径。 取经途中,悟空與镇元大仙共同大事化小,免却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恶斗。 人们常说,料事如神。一…
-
最高明的反击
林肯当选总统之后,某次,他前往参议院演说,开讲前,一位参议员站起身来呛声:“林肯先生,不管你要说什么,我希望你记住,你只是一个鞋匠的儿子。” 席中,有人笑了。 很多人脾气不错,容忍…
-
语言如刀
用语言赞美他人,犹如用刀子从事雕刻。 倘若那赞美是真诚的,那么,雕成的便是不朽的艺术品。把这样的一件艺术精品赠送给他人,承受者铭感之余,会更加努力,务使自己能在上了一层楼之后,更上…
-
别做“幸福盲”
朋友在一家事业单位任职,工作顺风顺水,家庭和睦美满,孩子聪明可爱,和公婆也相处融洽,但她依然感觉不幸福。一阵子羡慕别人家拥有大奔,一阵子又羡慕别人家拥有豪宅,隔一阵子又羡慕起自由职…
-
你得学会拥抱变化
大学毕业后就考取公务员的明哥,却辞职了。当初他可是过五关斩六将才考进的单位,怎么舍得说走就走?明哥说,现在时代跟过去不一样了,父辈们一生只做一份工作的时代早过去了,就连稳定的公务员…
-
不老的人生
认识一位老者——从年龄上看,确实应该叫“老者”,但从他整个人的状态来看,却和“老”一点都不沾边。 虽然年过七十,他却活得像个朝气蓬勃的孩子,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网上购物、手…
-
等1分钟
对于一个急匆匆去赶列车的乘客来说,1分钟可能意味着是与家人共进晚餐,还是用微波炉热剩饭这样的差别。这不免让我情不自禁地为纽约的交通公司点赞,1分钟的等待,给了我们太多想象和温暖。 …
-
事比名长久
有个前辈,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写作,他创作的一本书曾经重印20次,在文坛上有一定知名度,当年还参加过著名的第四次文代会,然而,我对他的名字一无所知。老先生写的是儿童文学,其时肯定…
-
做“精”自己
去外地出差,刚下高铁,便被出站通道墙上一幅技工学校的广告深深吸引,广告上没有太多的介绍,只有一句短短的话:“虽然人人都会做饭,但厨师依然是个行当。” 从下附的招生专业看,招生学校根…
-
人生怎样发球,我都接
如何面对挫折,是我从5岁加入体校开始的一门必修课。可这件事儿,并没有因为我“经验丰富”就变得简单一点儿。 2010年,在莫斯科的世乒赛团体决赛中,我是球队的主力,我输给了冯天薇,中…
-
找不到的树
李奎十几岁进城打工,在“李大户”粮店里打下手,一干就是十年。尽管工作了十年,李奎却还是装卸伙计,和他一起来的伙计都已经独当一面,工资也比李奎高很多。李奎觉得李大户不认可自己,很郁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