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内卷”一词在大众视野中频繁出现,几乎无处不在。正如《落叶归根》中那句台词所言,我们周遭仿佛被”卷天,卷地,卷空气”所包围。当看到同桌下课仍在埋头做题,路过人满为患的办公室时,无形中的压力总在推着我们融入”内卷”大军。这种环境难免引发焦虑与紧张,那么如何应对日益盛行的”内卷风”,既能保持从容,又能在这场竞争中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呢?我认为,关键在于明确个人目标,成为自己人生的掌舵者。
我们根据兴趣选择深造方向,面对高考时,明确的学习目标至关重要。学问最忌漫无目的,否则在众人前行的路上,缺乏目标的焦躁会让我们停滞不前,甚至陷入方向感的恐惧。无论学习还是生活,都要清楚自己要什么,这样当看到他人忙碌时,我们不会既无所事事又抱怨”内卷”带来的压力。对于高三学生而言,明年六月的高考无疑是首要目标,时刻保持对目标的追求,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但目标不必过于单一,学习不止于做题——一本给予信心的书籍,一封倾注心血的稿件,同样可以成为学习生涯的”小目标”。只要方向明确,有事可做,我们就能从容面对”被内卷”的压力。
思想是比任何城墙都坚固的屏障,因为它永不坍塌,也绝不会落入他人之手。”思”代表思考,”考”意为推究,二者结合就是深度思维活动。独立思考往往被表面现象所掩盖,它不是走马观花的浅尝辄止。越是众声喧哗时,越需要一颗沉静的心。重复刷题并不能锻炼思考能力,”内卷”的真正内涵是思维能力的提升,而非题量的堆砌。许多同学将”内卷”与做题划等号,望着堆积如山的简单题,虚假的满足感会冲淡深入思考的欲望。因此,独立思考远比无谓的劳动更有价值。与老师交流时,我们也要保持独立思考,”教”与”学”虽互通却独立,老师的思考不代表学生已完全掌握。我们要重视独立思考的能力,避免做无意义的无用功。
最后,我们要学会做自己。佛家以”六根清净”比喻修行者,我们在求学路上不也像虔诚的修行者吗?如何达到”六根清净”,关键在于追随内心。但做自己往往十分艰难,当面对”内卷”浪潮,如何保持平和心态,像长跑一样保持自己的节奏,考验着我们的心境。我常在饭点看到校园里几个同学为节省时间而疾跑,他们如此急切,连桂花香气都未能感受。高三固然紧张,但长期亢奋的状态如同”遍地都是六便士,却抬头看月亮”的反面。对于他们而言,停下脚步欣赏片刻风景,何尝不是一种奢侈?周围压力可能将我们推向大众热点,甚至改变初心,但我们要保持清醒,不能因他人动作而迷失本心。今年冬天虽似秋装,但桂花并未辜负期待,在我身边匆匆掠过的身影,或许正错过了那一抹馨香。
“内卷”现象从国家间的科技、文化、经济竞争,到商家的新型广告、产品,其实一直存在,只是近年来才在学生群体中流行,用来反讽某些学习现象。每个时代都有其对应的名词,这次不过是换成了”内卷”。面对”内卷”,最好的应对方式是专注自己的事,设定目标,脚踏实地一步步前进。如此,即使身处”内卷”环境,我们也能获得愉快而充实的学习生涯。
原创文章网址:https://www.gushiio.com/zuowen/gaozhongzuowen/44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