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万物,越是美丽,往往越显脆弱。如同精巧的瓷器,易碎却珍贵;亦如高尚的道德情操,易损而弥足珍贵。正是因为这份脆弱与珍贵,才更需要我们共同守护。当美丽的白天鹅骤然逝去,我们不禁扼腕叹息。然而,在悲伤之余,更应深刻反思:那些自《诗经》传唱至今的淳美爱情,儒学中崇高的仁爱精神,五千年文明积淀的忠孝礼义……这些精神世界的白天鹅,在商品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是否依然完好无损?它们理应得到我们足够的珍视,免遭肆意践踏,避免悲剧一再重演。
北京大学新学期伊始,校长将”不在网络上以尖锐语言攻击他人”写入新校规。作为中国顶尖学府之一,竟以校规形式重申我们本应从小就做到的基本素养,我不禁认为这并非小题大做。网络上时常充斥着博客对骂,”泼妇门”事件屡见不鲜,我愈发困惑于我们民族的根性何在。礼义传承,这只精神世界的白天鹅,已然奄奄一息。从小接受的教育是与物为善、与人为善,持守人生正道,尊重生命本真,这些传统美德却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中华民族的玉露琼浆被弃置一旁,如同草芥般被漠视。我们不幸成为猎人,用自己的轻视与冷漠,猎杀着一只又一只精神世界的白天鹅。当美丽被扼杀之时,我们还剩下什么?
报纸上报道安徽、山西等省的四个市县争相推出西门庆遗址,打造所谓”金瓶梅文化园”;还读到令人发指的消息,面对陷入绝境欲自杀的青年,围观者故意挑衅,最终促使其结束生命。我不禁深思,整个社会的人生内涵与价值取向究竟出了何问题?孔子曾言:”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如今美德早已荡然无存,所见所闻却充斥着见丑恶而思效法、见不幸而行加害的罪孽。人们屠戮的,又何止是天鹅的美丽!
我们的社会亟需榜样,重新昭示何为真正的美丽,并身体力行,自觉守护身边的美好。幸运的是,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榜样:一边读书一边照顾妹妹、父亲的平凡青年洪战辉;为山区孩子能读书而下井挖煤的乡村教师刘念友;面对四十四个素不相识遭遇风雪困境的旅人伸出援手的普通农民刘全贵。他们如同一面面旗帜,捍卫着美丽,让人类最宝贵的精神之火,依然温暖着我们的心房。
希望他们成为一盏盏明灯,唤醒那沉睡在我们心底的美好;希望我们推开一扇扇窗户,让阳光照进来,使生活中的一切美丽重获新生。将仁爱、善良,以及一切美好品质,像接力棒一样传递给每一个人,传递给未来。美丽,因其脆弱而更需要捍卫,唯有如此,方能流传久远。
原创文章网址:https://www.gushiio.com/zuowen/gaozhongzuowen/44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