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
申姓来源
姓氏起源
关于申氏的姓氏来源说法为下:
申氏出自姜姓。远古的时候炎帝神农氏出生于姜水而姓姜,他的子孙后裔传到上古周朝时,出现了一个叫做申吕的,被周王封于申(在今河北南阳市北),随后不久就建立了申国,他的子孙便以国名为姓氏,世代相传以申氏为姓。
申姓郡望堂号
郡望
琅琊郡:秦始皇置,相当于今山东省东南部诸城、临沂、胶南一带。
魏郡:汉高帝初设,相当于今河北省魏县、河南省浚县、山东省冠县之间地区。
堂号
“鲁诗堂”:汉时申公,博士。文帝时作《诗传》,号“鲁诗”,拜大中大夫。
“忠孝堂”:春秋时,白公胜叛,把左司马申鸣的父亲抓去威胁申鸣。申鸣说:“我原是父亲的儿子,现在是王的臣,怎么能不做忠臣呢?”于是不顾父亲安危,一战而杀了白公胜。楚王奖励申鸣,申鸣说:“我吃了国家俸禄,遇国家有难,如果躲避,那就不是忠臣了。现在国难平了,但我的父亲因为我被敌人杀害,我如果活下去,那就不是孝子了。”说罢,拔剑自刎。世人称申鸣忠孝两全。
申姓家乘谱牒
河北平山申氏世谱,著者待考,明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有残缺。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江苏苏州申氏世谱,(清)申理等纂,清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赐闲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二~十卷。现被收藏在江苏省苏州市博物馆。
湖南邵阳申氏受族再续族谱,著者待考,清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江苏苏州申氏续修世谱八卷,首一卷,(清)申祖璠修,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赐闲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江苏省苏州市踏歌、江苏省苏州市博物馆。
江苏申氏世谱八卷,(清)申王番等纂修,清道光辛丑年(公元1841年)赐闲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江苏申氏谱系略,著者待考,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赐闲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江苏苏州申氏谱系略,(清)申濬等纂修,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赐闲堂稿本。现被收藏在复旦大学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有两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湖南邵阳申氏受族三续谱,首一卷,著者待考,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江苏苏州申氏世谱十卷,首一卷,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注始祖为[元]申敏三,先祖为申处士、申保御。
浙江金华仙源申氏宗谱二十六卷,行传十四卷,(民国)申绍周总纂,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木刻活字印本。注始迁祖为[后晋]申寒。
湖南祁阳申氏八修族谱,(民国)申蕙主修,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木刻活字印本。注始迁祖为[明]申智照。
江苏苏州申氏乙酉修谱外记八卷,(民国)申听禅撰,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木刻活字印本。
山东济宁唐口申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手写本复印件。现被收藏在中国异侠网站传记部。
云南镇雄、毕节申氏宗谱不分卷,(现代)申时誉主编,1997年铅印本。注始迁祖为[明]申召禄、申凤。
云南省罗平县
四川资阳申氏族谱,著者待考,1999计算机激光照排胶印本。公开出版。
重庆璧山县申氏宗族家谱,(现代)申永康主编,2000年油印本。注始迁祖为[清]申朝仲。
湖南邵东新编申氏族谱,著者待考,2005年计算机激光照排胶印本。公开出版。
申姓迁徙分布
申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在当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百家姓第一百二十五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一百八十五位,人口约一百七十二万三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1%左右,族人多以魏郡、琅琊、丹阳、辽东为郡望。
迁徙简史
春秋初期,西申国、南申国分别秦国、楚国所吞并,伯夷、叔齐的后人并以国为氏而姓申,为申氏主源。据许多学者判断,先秦时期的楚国有很多姓申的著名人士,大概正是由于这个缘故。
春秋战国期间,申氏名人云集,代表人物主要有申伯、申不害、申俞、申舟、申犀、申骊、申蒯、申枨、申叔仪等,这些名人分布于鲁、郑、楚、韩、晋、吴等诸侯国,表明当时申氏族人已分布于今山东、山西、陕西、湖北、河北、江苏等广大地。
西汉时期,申氏名人依旧甚多,如有栎阳人(今江苏溧阳)申砀,苍梧人(今广西苍梧)申朔等,表明此际已有申氏族人入居广西地区。此期至东汉时期,东海人见诸史册的申氏有申咸、申转、申君,为后期申氏琅琊郡望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东汉末期,有申仪入蜀。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申氏发展史上的一个最重要的时期,此期,申氏历史上的三大郡望——魏郡、琅琊郡、丹阳郡开始形成,并逐渐昌盛起来,并有力的推动了涵盖其郡望的省份河北、山东、安徽等地申氏的发展。
隋、唐之际,申氏有一支由湖北迁居邵州(今湖南邵阳),并有一支由丹阳徙居信州(今江西信州)。
五代十国到两宋时期,申氏族人已广泛地分布于今江苏、湖北、湖南、浙江、江西、四川等南方诸省。
明朝初期,山西申氏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今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天津等地。此际,已有申氏人迁居至今福建、广东、云南、贵州、广西等地。
清朝初期,闽、粤一带的申氏开始陆续有人迁至台湾、东南亚及欧美等地。亦有豫鲁一带的申氏迁入东北。
如今,申氏在全国分布甚广,尤以河南、山东多此姓,两省申氏约占全国汉族申氏人口的43%。
姓氏
大陆
台湾
香港
澳门
申
shēn
Shen
Lou
申-Shen-最好不用声母是zh.ch.s的字为名,双字名应避免全用sh声母.en韵母或阴平调的字。-注意名的意义与"申"字的"申请"的含义相连不要产生不佳的歧义。双字名最好首字笔画多而末字笔画少,单字名最好用笔画少的字。您的姓氏笔画为5 画。
“申”姓女宝宝取名
申百大
申窦泊
申下祖
申鹭冉
申传孔
申乙铎
申秀逻
申单铎
申懿切
申彩黄
申矶家
申顶源
申璨领
申亚然
申井彩
申仿其
申尊周
申亭可
申姬强
申柳咏
“申”姓男宝宝取名
申宝怀
申驿波
申隆丘
申撷岳
申愉杰
申暄飞
申钧展
申宝平
申鹤镖
申男渊
申仕瑰
申也有
申佐易
申歆熹
申韵旦
申剑雍
申驰皓
申好千
申旺威
申姜程
文章网址:https://www.gushiio.com/guoxue/baijiaxing/17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