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年前,我自以为已经彻底理解了字典中汉字的释义,便以草木瓜熟蒂落、鸟兽羽翼丰满为参照,比量着自己日渐拔高的身形,认为这就是成熟的标志。或者,我对照着法定或公认的年龄分段,觉得自己已经接近成熟的标准。我阅读过那些历经沧桑的文字,模仿着写下类似的句子,暗自揣摩这或许就是成熟的表现。那时自以为成熟的我,瞳孔里蒙上了一层沧桑和世俗的假象,直到真正触碰现实,才发现自己陷入无尽的迷茫和彷徨之中。
我曾在纸上工整地写下”成熟”二字,显得漂亮大方,可当我独自外出时,却分不清东南西北,不知道该乘坐哪一趟公交车;做菜时,我拿不准火候、时间和盐的用量;更令我困惑的是,我无法将纸上写下的成熟捧在手心,用它独自面对未来和社会。当然,当时我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如今才逐渐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
我的弟弟比我小十几岁。在他尚未来到这个世界的那十几年间,我是家里唯一的独生女。在他刚出生的那一年,虽然嘴上说着不介意,但偶尔还是会感到他抢走了父母的爱和关注。我竟然和那个如此年幼的小家伙争抢,真是幼稚得与成熟毫无关联。
我特别喜欢吃西瓜最中间的那块和鱼腹上的软肉,却不喜欢吃苹果和梨的核。但随着年龄渐长,当我16岁时,吃西瓜时依然习惯性地先取中间那一口,吃鱼时筷子依然夹起那块软肉,最后犹豫片刻,还是放进了弟弟的碗里。他闹着要吃水果,我只能笨拙地削皮、切块,然后自然地啃起苹果核。当我意识到这些行为无需他人强迫,我也会自然而然地去做时,我觉得自己确实比以前成熟了一些。
几年前,我会写一些记录心情的小札,发表自己对人生的看法,以及对人们复杂情感的不理解,还写道:”希望16岁的我看到这些能笑出来。”如今重读这些文字,的确会微笑,因为我意识到自己比那时成熟了许多。后来,我又录了一段音频,内容是对自己优点和缺点的剖析,希望18岁的我听到时也会笑出来,因为我期待那时的自己变得更优秀、更成熟。
周国平曾说:”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是的,我认为成熟不应仅仅是词语、数字和定义的堆砌,而是时间和阅历的沉淀。当我们变得沉静、优秀,眼里闪烁着光芒,不悲不叹时,这才是成熟的真正模样。
原创文章网址:https://www.gushiio.com/zuowen/gaozhongzuowen/44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