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四大美女以清雅脱俗著称,李清照以才情冠绝古今,那么花木兰的美丽,在我看来,恰恰源于她那丰富而立体的身份标签以及细腻而珍贵的情感精神。在我心目中,花木兰宛如一朵悄然绽放的鲜花,散发着青春的芬芳。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淡雅的木色勾勒出她轻盈如山林小雀的身影,在屋内长廊翩然穿行,留下轻快的欢语回荡;”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通透的窗棂映照出她”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绝美容颜,纵然多年征战,眉目间仍可见少女时的灵动,千年流转,镜中那抹可爱的嘴角弧度依然鲜活如初。
在我眼中,花木兰更是一株坚韧的树木,肩负起家庭与国家的重任。当”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的誓言响起时,织布机声渐渐隐去,取而代之的是深埋心底的叹息。原本就忙碌的日常,父亲佝偻的背影,母亲盈盈的泪水,最终促使她踏上远征之路,用柔弱的肩膀扛起家庭的重担;”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她奔赴千里之外的战场,守护国家安危,巾帼不让须眉,披坚执锐,斩敌无数,无惧朔风扑面,无畏寒光映眼。
而在我心中,花木兰又似一株幽兰,散发着清远脱俗的气质。她”不用尚书郎”,甘愿承担家国重任,却对功名利禄淡然处之。战事结束后,她心系故乡,脱下厚重的战甲,换上轻便的行装;”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当真容展现在昔日战友面前,惊讶中我们仿佛看见她如孩童般纯真的笑容,花季少女的独特幽芳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她的忧愁被黑山乱石、黄河潮头的风沙淹没,我们看见那个身着戎装却未褪稚气的姑娘,从叹息声中走来。昔日的磨难如同蜕变的两界山,在燕山脚下,她带着浅浅的微笑款款而来,背上平凡女子的行囊,却迈向巾帼英雄的伟大征程。
花,是灵动中绽放的花;木,是坚守中承担的木;兰,是幽芳中自清的兰。这三种意象交织,构成了花木兰独特而完整的美学形象,让我们在千年之后依然能感受到她跨越时空的魅力。
原创文章网址:https://www.gushiio.com/zuowen/gaozhongzuowen/44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