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观看了《开学第一课》,内心深受触动,感慨良多。首先,必须向节目组致敬,他们精心挑选的嘉宾和表演艺术家,通过真挚的故事分享,生动再现了那个时代的峥嵘岁月,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们如今所享有的幸福生活,正是前辈们以钢铁般的意志和无畏的精神换来的
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嘉宾是秦怡奶奶。这位白发苍苍的艺术家坐在轮椅上,为我们讲述了国歌背后的动人故事。一个国家的国歌,往往承载着民族最深沉的记忆。我们或许都在各种场合下唱过无数遍国歌,每次演唱时内心都充满激动与自豪。然而在观看《开学第一课》之前,我对国歌的理解或许仅停留在“作者是聂耳,名为《义勇军进行曲》”这一基本认知上。通过秦怡奶奶的讲述,我才明白这首无数次让我热血沸腾、倍感光荣的乐曲,其诞生过程同样充满艰辛
国歌中有一句歌词“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句话源于抗战时期,敌人攻破长城缺口,战士们义无反顾地用自己的身躯筑起人墙,阻挡敌人进攻,直至击退最后一批敌人。“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进!”这些歌词突然变得无比沉重,因为它们承载着血与生命的重量。一朝报国,不求返顾,青山忠骨,郁郁葱葱。更令人敬佩的是,抗战时期条件艰苦,没有钢琴伴奏修改,聂耳便请好友金焰反复试唱,直至曲调完美
听完白发苍苍的秦奶奶的讲述,我的内心充满了感动。我终于明白,为何每次听到《义勇军进行曲》时都会如此心潮澎湃。国歌是活的,它的每一句歌词都对应着有血有肉、令人动容的故事;它随着战斗的炮火一遍遍被传唱、被完善。或许在将士们奋勇杀敌时,这个曲调给予他们无穷力量;或许在创作期间,解放军的捷报为“国歌”的创作提供了更多灵感。是的,战士们为胜利、为和平的每一次冲锋,正如这首歌曲的产生:没有钢琴,我们就用歌声一遍遍修改;没有精良武器,我们就凭借智慧赢得胜利。抗战历程就像这首歌曲,虽然充满艰辛,却展现了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意志,最终取得了伟大胜利
古人云:“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尽国忠”。感谢抗战将士们的无私奉献,感谢嘉宾们与我们分享这些鲜活的故事,感谢《开学第一课》制作出如此优秀的节目。爱国、勇敢、团结、自强,希望新一代青年能够传承并发扬老一辈的精神。最后,正义不容亵渎,历史不会重演!我们永远铭记那些奉献青春和生命的英雄。谢谢你们!
原创文章网址:https://www.gushiio.com/zuowen/zhutizuowen/46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