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是对一座城市的最高赞誉。它超越了经济与教育等硬性指标,更像是一座城市血脉中流淌的文明精髓。——题记
每个城市都孕育着独特的宜居文明,正如现代都市的摩天大楼与尖端科技产品一样,是城市不可或缺的灵魂所在。苏州的文明浸润在雅致的园林与缠绵的吴侬软语之中;四川的文明源自精美的蜀锦与宏伟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北京的文明则镌刻在巍峨的长城、壮丽的故宫以及字正腔圆的京剧艺术里。这些独特的文化符号共同构筑了城市的精神家园。
宜居城市的标准,古人早已为我们奠定了基础,而现代文明的完善则需要我们共同参与。这是一项既宏大又细微的事业。
说它宏大,是因为如今身穿蓝绿制服的城市管理者们正走在街头。他们让原本堆满摊点的街巷变得整洁有序,使杂乱无章的街道恢复了行人的井然;他们用秩序为城市注入了活力。清洁工人们挥舞扫帚与网袋,将大街小巷的垃圾清扫干净,将河岸漂浮的废物打捞上岸;他们用勤劳守护着城市的明净。推土机轰鸣着推倒陈旧的房屋,取而代之的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环保工作者们挥汗如雨,清理着墙壁上的污渍,他们用汗水为城市勾勒出清晰的轮廓。正是这些默默的付出,让城市焕发出”旧貌换新颜”的生机。
说它细微,是因为连最袖手的旁观者看到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都不忍再冷漠。但对于”手无缚鸡之力”的学生而言,又能做些什么呢?这或许就是文明建设的尺度所在。
曾有一个令人难忘的场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摔倒在路边。按常理推断,应该有许多人上前搀扶。然而现实却令人失望——没有一个人伸出援手。近年来频发的敲诈事件让许多人在”帮与不帮”之间陷入两难,最终选择了”各人自扫门前雪”的冷漠态度。他们放弃了最简单的善良举动,却不知这恰恰是文明最直接的体现。这时,一位路过的小女孩挣脱母亲的手,勇敢地扶起老人。目睹这一幕的我们,怎能不感到羞愧?
人生如同一张试卷,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在为这张试卷加分或减分。不妨计算一下你每天的得分,给自己一次自我鞭策的机会。
创建宜居城市需要每个人的参与,靠你、靠他、更靠我。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从现在开始行动,让城市最深处的文明源泉不再孤独,重新绽放出青春的光彩与活力!
原创文章网址:https://www.gushiio.com/zuowen/zhutizuowen/46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