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将你从睡梦中唤醒的,除了刺耳的闹钟,还有手机屏幕上不断弹出的百度热搜和微博推送。今天又发生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哪个科技领域又有了突破性进展?哪位政要又在网络上掀起骂战?类似这样的新闻在近几年层出不穷。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快速发展带来的不仅是机遇,还有无数令人眼花缭乱的杂事。然而,在这片喧嚣之中,往往隐藏着许多我们未曾察觉的、近在眼前的宝贵机会。
比如现在,高考结束选择专业时,几乎没有人会毅然决然地将计算机专业排除在外,即便是学习文科或走艺考路线的同学也不例外。无人驾驶技术、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以及埃隆·马斯克雄心勃勃的火星计划,都让人充满憧憬。这些看似遥不可及的机遇,其实就散落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大多数人认为,我们正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但在我看来,这种观念或许过于乐观。如果将”大有可为”作为激励自己不断前行的座右铭,最终可能只会导致原地踏步。因为”可为”从字面上理解是可以去做的事情,但若只是空想一堆”可为”之事却从不付诸行动,永远无法成就大业。真正需要的不是”大有可为”的人,而是”大可有为”的人。”有为”强调的是实际作为,与”大有可为”的区别在于前者关注的是如何将可能性转化为现实,而不是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俗话说”既要低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除了父母和老师不断强调的努力,我们更需要敏锐地捕捉属于自己的机遇。以中国商界传奇马云为例,他的阿里巴巴计划最初在演说中只获得了24位听众中一个人的支持。但最终,他凭借坚定的信念抓住了这个看似渺茫的机遇,创造了商业奇迹。再看看直播带货的鼻祖李佳琪,在直播间浏览量低迷时,他是否曾因为一时的挫败而放弃?正是坚持不懈的努力,让他抓住了网络直播这个充满变数的机遇,最终成为行业标杆。这些成功人士的经历告诉我们,机遇往往伴随着挑战,只有那些敢于行动、勇于坚持的人才能将其转化为成功。
努力让自己成为”大可有为”的人,而不是仅仅”大有可为”的人,是我们这一代人必须肩负的责任。拼命努力是基础,抓住机遇是关键,而最终的成功将水到渠成。无论是课内外的刻苦学习,还是对身边微小机遇的敏锐捕捉,都是将”可为”转化为”有为”的必经之路。当这几者完美结合时,通往成功的道路将豁然开朗。
做一个”大可有为”的人,而不仅仅是一个”大有可为”的人。这才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追求的人生境界。
原创文章网址:https://www.gushiio.com/zuowen/gaozhongzuowen/44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