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像身处一个巨大的蜂巢之中,共享一种思想、一种情绪、一种观点。
我们常常一起感动,一起愤怒;我们会同时爱一个人,也会同时讨厌一个人。
我们是社会动物,我们的思想、观念,对现实的感知,都直接或间接为社会所同步。
这就是蜂巢思维。
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是由我们所选择的群体讲述的故事塑造的。我们感知的内容,并不仅仅取决于自己的經历,还取决于我们所处的群体。我们会下意识地寻找和自己有共同品位、信仰、文化背景或者兴趣的群体,并乐于通过这些来定义自己。
社交媒体扩大了个体与群体的关联,这既让个体能积极构建共识、带领群体共生,也让个体更易陷入极端化或阴谋论的包围,从而带来致命的后果。
因此,当我们只与自己选择的群体交往时,当我们所在的群体固化了我们的世界观时,我们便失去了和其他群体交流的能力。
文章网址:https://www.gushiio.com/gushihui/renshenggushi/24216.html
相关推荐
-
笨拙才是大智慧
一个人不聪明,动作迟钝,反应慢半拍,就会被人讥为“笨拙”。但有的人故意表现自己笨拙,所以老人家自称“老拙”,高僧大德自称“拙僧”,以“拙”自得,以“拙”自谦。其实拙是一种深藏不露的…
2025年4月23日 -
“人们说”与“自己想”
白晓东有幅漫画,颇耐思考。漫画上一个背着大大行李包的人沿着一条从未有人走过的路向前飞奔,后面几个人张着圆成了饭碗般的嘴巴,似乎在喊着什么。漫画下边的文字云:“当你走一条自己的路时,…
2025年4月23日 -
你跟谁在一起
有句话说得好:你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跟谁在一起! 李嘉诚的司机给李嘉诚开车三十多年,准备离职时,李嘉诚看他兢兢业业干了这么多年,为了能让他安度晚年,开了二百万支票给他。司机说不…
2025年4月23日 -
沟通的妙方
在我读初中的时候,有一次,父亲出差带回来一盏天蓝色的小台灯给我。但台灯发出非常刺眼的光,经常使我眼睛疼,所以,我并不愿意在做作业的时候打开它。 一天,父亲对我说:“你为什么不把台灯…
2025年4月23日 -
在人生的更高处相见
读书多了,并不一定能够变成智者;旅行再多,也不一定能够变成行者。 做事情的高度永远大于数量,数量再大,如果没有高度引领,就是堆砌而已。就像不管堆多少砖,都不可能变成美丽的建筑;写多…
2025年4月23日 -
想占便宜的不会老占到便宜
年轻时衡量一个人聪明还是愚钝,用什么方法呢?看到一个人老被别人占便宜,老吃亏,就觉得这人蠢笨、愚钝。反之,看见那个人圆滑,事事投机取巧,生活很滋润,认为这人聪明,老练。 一年过去了…
2025年4月23日 -
蛛网铜墙
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遭遇战。当他们意识到误入了敌人包围圈的时候,已经别无选择。双方一交火,这个班的士兵瞬间就被冲散了。 年轻人拼命地奔跑,身后是穷追不舍的敌兵。他跑到一个山洞旁,再也…
2025年4月23日 -
一个人有没有教养看这五方面
人若没有教养,就像皇帝没有穿衣裳。一个人有没有教养,看这五方面就知道。 守时守信 有教养的人守时。时间观念反映着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时间是稀缺的,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而一…
2025年4月23日 -
关系
生活是由无穷无尽的关系组成的。每个人都与他人相连,关系断裂的时候才空旷无助。 对于我们的父母,我们永远是不可复制的孤本。假如我们不在了,他们就空留一份慈爱,在风中蛛丝般无以附丽地飘…
2025年4月23日 -
给未来开一条门缝
如果你到了某一个地方,看到大门紧闭,会是什么感觉?紧闭的大门像一堵森严的墙,完全遮蔽了门里的世界,让人觉得压抑和绝望。这时如果大门微微启动,缓缓开出一条门缝,你心中会陡然升腾起希望…
2025年4月23日 -
人生,就是一顿自助餐
一位老人从东欧来到美国,在曼哈顿一间餐馆想找点东西吃。他坐在空无一物的餐桌旁,等着有人拿餐盘来为他点菜,但没人来。他等了很久,直到有个女人端着满满一盘食物过来坐在他对面。老人问,怎…
2025年4月23日 -
多活两秒
在毕业前的最后一堂课上,鲁思教授出了一道题:“假如一个人在山林中被猛虎追赶,却不幸逃到了悬崖边上,悬崖下又是乱石堆,跳下去一样必死无疑,你们觉得他该怎么做? 大多数同学都说他只能等…
2025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