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主席曾深刻指出:“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代文学家司马迁亦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便如泰山般沉重;而替法西斯卖力,为剥削和压迫人民的人赴死,则轻如鸿毛。毛主席的这番话,精辟地阐释了我们共产党人的人生观。
人固有一死,生命只有一次,生老病死本是自然规律,无可抗拒。然而,如何度过这仅有的一生,怎样活着才更有意义?毛主席为我们指明了方向——那就是多做有益于人民的事,为人民谋福祉。这才是生命的质量,才是真正地活着。倘若一生碌碌无为,只顾自己,困守在狭小的圈子里,心中无他人,缺乏爱心,那便是白忙活。若再做出一些缺德损公德之事,那更是白活一场!我认为,这样的活着,不如死了!
共产党员活着,首先是为了他人而活,为他人谋利益。正如张思德、雷锋同志那样,从帮助他人中获得幸福和快乐。雷锋同志“走了一路好事做了一火车”,其精神传遍大江南北,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使他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亿万人民心中。他的生命虽然短暂,但他的英名将万古流芳,世代永存,他的死重于泰山。而另一些党员,却辜负了人民的期望,辜负了党的教育和培养,身居高位却不为人民办事,反而贪污奢侈,最终沦为人民的败类,在人民的唾骂声中死去。党内那些高官的落马,正是罪有应得,他们的死轻于鸿毛。
我们应当明白如何做人,做怎样的人。让我们努力争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吧!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毛主席向我们提出了对待他人批评和建议的态度。我们所做的工作,是党的工作,是为人民而做,难免有差错。关键在于如何对待这些“差错”,领导和同志们给予批评,能否虚心接受?这是对一个人能力的考验,是检验一个人是否能够冷静思考、自我检查和剖析自己的时刻。如果认真听取他人意见,主动反思,并且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你一定会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理解和支持,成为一个明智的人。倘若认为自己总是对的,总是把问题推给他人,甚至害怕承担责任,有意推卸,那你将不断犯错。因为你听不进别人的意见,辨别不清是非,缺乏正确与否的判断能力。如果你再不注意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是不会胜任工作的,也不会有所作为。
由此可见,我们做人,首先要做一个光明磊落的人,要善于接纳他人的意见,养成听取他人意见的习惯。要培养自己拥有坦荡的胸怀、大度的气质、豁达的心态、爽朗的性格,能够容天下之人、听逆耳之语、做利人之事。我将努力学习,加强个人修养,团结同事,听从党委领导的工作安排,使自己成为一个思想高尚、乐于奉献的优秀共产党员,不辜负党的培养,成为人民的优秀公仆。
原创文章网址:https://www.gushiio.com/zuowen/zhutizuowen/47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