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总伴随着得与失的交织。这种起伏如同潮汐涨落,福祸相依,既是终点亦是起点,更是生命长河中的必经过程。若将得失视为终点,人便会陷入两种极端的思维模式——得到时欢欣鼓舞,失去时痛不欲生,在巨大的情绪波动中迷失自我。相反,若将得失看作起点,则会在每一次收获时预见到未来的可能失去,在每一次失落时又燃起重新赢回的希望,这种心态或让人感伤惆怅,或让人疲于奔命。
在我看来,得失之间的真正智慧在于持续前行,将过程本身视为最重要的价值。杜甫在《偶题》中写道:”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道出了创作者对成败甘苦的深刻体悟。这位曾为佳句反复推敲、甚至”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伟大诗人,最终选择了在得失之间安放自己的心灵。纵观历代文人墨客的创作历程,无不体现着这种境界——李贺”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执着,王安石”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反复斟酌,都是他们在得失权衡中迸发出的艺术火花。
世间万物皆在得失循环中前行。无论是赛场冠军、商业巨贾还是职场精英,每一个站在成功巅峰的人背后,都浸透着无数汗水泪水与艰辛付出。冰心在《成功的花》中精辟地指出:”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酒遍了牺牲的血雨。”这深刻揭示了成功从来不是偶然,而是得失之间的必然选择。
失去往往孕育着新的收获。今日的事业成就,正是昨日辛劳的结晶;现在的耕耘播种,必将结出未来的硕果。有时我们牺牲的可能是个人利益,却赢得的是更珍贵的人心。古人云:”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中国女排在经历连输三场后的痛苦与反思中,这支年轻队伍反而获得了宝贵的成长与意志磨砺,这种得失之间的辩证智慧,正是生命给予我们的宝贵启示。
人生的选择往往伴随着艰难取舍。渴望金榜题名者必先忍受寒窗苦读之寂寞;选择都市繁华者需抵御喧嚣浮躁之侵蚀;坚持独身生活者要承受孤独清寂之考验。正如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我们在得失之间必须做出明智选择。名利地位固然诱人,但人格尊严不可动摇;眼前利益看似诱人,但人生追求更为重要。无论是选择北大考古系”冷门专业”的钟芳蓉,还是被称为北大数院”韦神”的韦东奕,他们都在人生的关键时刻,遵循内心的声音做出了属于自己的得失判断。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得失的终点与起点,共同构成了生命轨迹上的一个个闪光点。唯有在得失之间保持持续的行动与思考,才能将生命的片段连缀成完整的画卷。得失之间,过程本身才是最值得珍视的财富。
原创文章网址:https://www.gushiio.com/zuowen/gaozhongzuowen/44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