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当”雪花的故事”缓缓落下帷幕,”一起向未来”的口号却如星光般永恒闪耀;当冬奥健儿依依惜别,”天下一家”的绚烂焰火正照亮前行的道路。点亮、缅怀、致敬、挥别——2022年2月20日晚,国家体育场”鸟巢”以一场简约而深情的闭幕式,为这届载入史册的冬奥会画上完美句点。总导演张艺谋及主创团队接受新华社专访,细数那些温暖与感动背后的故事。
从唯美到动人 温暖冬夜 点亮冬梦
晚8时整,闭幕式如约而至。”冰面”地屏此刻更显洁白静谧,纯色”冬梦”会徽静静悬浮。雪花火炬在空中舞动,美丽倒影映入冰面中央。张艺谋导演生动描述:”当音乐响起,一群孩子手持雪花花灯在’冰面’嬉戏舞蹈,他们用小花灯点亮地屏上的’冬’字会徽,瞬间化作一片华灯盛照的暖意海洋。”导演沙晓岚补充道:”当’冬梦’从纯色冰晶幻化为斑斓色彩,2万只灯笼随之点亮,整个闭幕式在绚烂灯火中拉开帷幕。点亮会徽,既点亮了冬奥会宗旨,也温暖了整场冬夜。”
相较于开幕式二十四节气的唯美震撼,闭幕式中的孩子们更显灵动活泼。视效总监张玲玲透露,团队为呈现完美视觉效果,曾冻结8立方米冰块进行拍摄采集,完成200多次静态动态测试。”闭幕式与开幕式一脉相承,处处可见’熟悉的陌生人’。”张艺谋举例说,那些在开幕式用希腊语演唱奥林匹克会歌的河北阜平山区孩子,此次改穿青花瓷样式服装,化身冰雪小精灵。他强调:”这既展现脱贫攻坚成果,更诠释冰雪冬奥’更团结’的主题。”
天地联动 展现速度与激情
“立春”表演中蒲公英飞向天空化作焰火的惊艳画面,在闭幕式上以别样方式重现。颁奖仪式前,侧屏播放运动员摘金夺银的精彩瞬间,一名高山滑雪运动员从坡上高速冲下,滑雪板飞出侧屏,在场地中央实现”无缝衔接”的震撼效果——这块巨大滑雪板正是颁奖台。为追求简约高效,闭幕式基本沿用开幕式道具机械,美术总设计李斌透露:”地屏下的地舱是各种亮点的’魔盒’,我们提前沟通设计,开幕式一结束即可模块化调整,这对各工种配合度要求极高。”
以联结致团结 中国结 欢乐颂
当12只生肖冰鞋滑起孩子们旋转飞舞,天地化作梦幻冰场。冰鞋留下的”痕迹”逐渐形成”中国结”形状,AR技术生成的红线在空中编织出巨大中国结,包裹雪花火炬。运动员挥舞各国旗帜,在”中国结”中入场,世界大同在这一刻彰显无遗。”中国结时而流云漓彩、时而飘逸灵动,我们设计了55套备选形态,每种形态都经过多次改进,并根据现场灯光实时调整。”设计团队透露。运动员入场时,身着不同颜色队服的身影不断填充”中国结”空白,形成七彩图案。志愿者手持灯笼指引行进方向,既烘托氛围,又助力画面构图。”中国结代表美好祝福与连接,16天相处让各国运动员构建起新友谊,奥林匹克大家庭更团结。”沙晓岚说。音乐统筹黄凯然介绍,入场音乐《欢乐颂》体现团结博爱理念,经过集中再创作,既满足时长需求,又达到传播效果。
让缅怀更温暖 折柳寄情
悠扬的《送别》中,演员手捧发光柳枝缓步入场,地屏柳絮飞舞,似离别愁绪又似生命种子。直径16米的白色光碑直冲天际,当光束由白转绿,素白地面瞬时晕染成清绿。张艺谋解释:”这是用光和爱铸就的生命丰碑,表达深沉纪念与向前的希望。”分场导演黄辉说:”我们用’折柳寄情’的含蓄方式,在春回大地的绿荫中,表达对生命的告别与爱意。”演员行进时,地屏配合路径发出点点光芒,与发光柳条交相辉映。视效总监透露,团队制作近100版设计方案,最终实现演员、光束、柳枝的完美联动。”缅怀环节的主基调是冰雪融化、冬去春来,人类发展史在灾难中不断前行,携手共进终将迎来春天。”沙晓岚说。
从致敬到展望 今宵挥别后 一起向未来
奥运圣火熄灭环节,孩子们再次唱响《我和你》,2008年星星五环升起,雪花火炬与五环交错对话,深情致敬上届奥运会。圣火在歌声中缓缓熄灭,雪花回落飘散,绽放金色光芒。视觉艺术总设计蔡国强说:”金色的雪花化作万家灯火,彩色彩环焰火点亮’天下一家’,诠释’一起向未来’的美好希冀。”为体现”没有两朵相同雪花”的理念,团队制作的每朵AR雪花都独一无二,地屏图案与虚拟图案保持完美一致。
回忆创作过程,主创团队感慨万千。”这是没有表演的表演、没有舞美的舞美。”李斌感叹道,开闭幕式将表演融入仪式,紧扣简约浪漫。”大道至简,所有表演仪式都在一块’冰’上完成,可谓’螺蛳壳里做道场’,让团队重新感受纯粹创作。”舞台总监刘阔说:”每个环节都历经无数次调整,但团队成员始终保持热情高度配合,不断有新点子提升画面品质。”张艺谋总结道:”冬奥会闭幕,圣火未熄,更多火种化作雪花飘散人心。今宵挥别后,一起向未来!”
原创文章网址:https://www.gushiio.com/zuowen/gaozhongzuowen/44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