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烟波浩渺的人生长河中,我以书为舟,向着理想的彼岸坚定前行,无惧风浪。 ——题记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古训一直指引着我,成为我人生路上的明灯。是书籍,赋予我知识的力量,拓宽我的视野,点亮我前行的道路。它像一位无声的导师,教会我如何思考,如何成长。
我痴迷于《鲁滨逊漂流记》中主人公的冒险故事,他那在荒岛上的生存智慧与探索精神深深吸引着我。在一次次实践与挑战中,我学会了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行动,如何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我也敬佩《简爱》中简妮特对幸福的执着追求,她用一生践行着对平等与独立的信仰,她的故事激励着我勇敢面对生活的困境。而培根的哲学著作,则像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行的方向。他的睿智与深刻让我受益匪浅,他教会我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因为拖延只会让人生错失更多可能。
当然,我更钟情于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梁山好汉的侠肝义胆让我热血沸腾,周瑜的才情与气度让我既敬又叹,林黛玉的多愁善感让我为她的命运扼腕,而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则让我惊叹不已。在每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我会低声吟诵”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感受那份缠绵悱恻;在菊花飘落的深秋,我会想起易安居士”人比黄花瘦”的憔悴,体会那份凄美;站在黄果树瀑布前,我会高声吟诵”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感受那份豪迈;在微凉的秋夜,我会想起”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的孤寂;在喧闹的春日,我会铭记”笑从双脸生”的活力。这些诗句,如同一个个坐标,标记着我人生的每一个重要时刻。
张爱玲笔下那个在大上海灯红酒绿中独自坚守内心的”惨白的日”,史铁生在生命尽头依然从容地说”节日已经来临”,龙应台在《1964》中沉痛地写道”人生由无数淡淡的悲伤与淡淡的幸福组成”。这些文字像一面面镜子,让我看清人生的本质——成败得失终将随风,唯有珍惜当下,走好每一步才是真谛。
“人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李世民的话道出了以物为鉴的重要性。而我要说:以书为鉴,更能明事理,知人生。书籍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照亮我们前路的明灯。
我愿以书为舟,在人生的大海上自由航行,无惧风浪,无畏前行。因为我知道,只要心中有书,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彼岸。
原创文章网址:https://www.gushiio.com/zuowen/chuzhongzuowen/41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