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校于当晚特别组织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公益活动——观看大型教育节目《开学第一课》。以”英雄不朽”为核心主题,节目通过四个精心设计的篇章,借助真实人物故事,引导我们缅怀革命先烈,深刻感悟和平的珍贵,并激励我们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第一堂课聚焦”爱国”主题。节目首先揭开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背后的动人故事,这首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的战歌,曾激励无数中华儿女奋勇抗战。著名演员秦怡现场深情讲述了这首歌诞生的历史背景,她特别提到”用我们的鲜血筑成新的长城”这句歌词,正是源于抗战时期,当日军进攻至长城脚下时,中国军民用血肉之躯筑起防线,以生命捍卫家园的英勇壮举。这些鲜活的事例让我们真切感受到那个时代爱国精神的磅礴力量。
在第一课的感人篇章中,我们认识了女游击队员赵一曼的英勇事迹。她被俘后遭受酷刑折磨,却始终坚贞不屈,没有泄露任何对军队、人民和国家有害的信息。在她写给儿子的绝笔信中,写道:”不能用千言万语给你教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这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令人肃然起敬。同样令人动容的是抗日名将左权的最后时刻。1942年5月22日,他在给家人的遗书中写道:”幻想着自己的女儿一会儿在妈妈怀里,一会儿在自己怀里。”这份对家人的深深眷恋,更凸显了他舍小家为大家的崇高品格。他的女儿后来来到现场,讲述了父女之间的感人故事,让在场所有人深受感动。第一堂课在激昂的《保卫黄河》歌声中结束,告诉我们——英雄就是爱国。
第二堂课以”勇敢”为主题展开。节目中再现了《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感人故事,但这次我们听到了更真实的版本。由阎富华的战友史林山亲自讲述了现实版的”二小”事迹。他说:”十三队的二哥为了保护我的性命,主动要求去给新四军传递情报,并叮嘱我回来时不要单独行动。”最终,这位英雄的二哥被日军用刺刀刺穿胸膛,坠入悬崖。这个悲壮的故事让我们深刻领悟到,在生死考验面前,为了人民和国家的利益,无数先烈们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勇敢。课堂在《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歌声中落下帷幕,告诉我们——英雄就是勇敢。
第三堂课探讨了”团结”的力量。节目特别指出,中国抗日战争虽然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就开始,但真正全面爆发是在1937年。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坚持抗战时间最长,为世界反法西斯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1941年,在盐阜地区的一次战斗中,美军飞行员遭遇险境,我军战士与盟友并肩作战,最终成功救出五名美国飞行员,并歼灭三百多名日军。这场战斗充分展现了军民团结、中西方团结的强大力量。正如战场上的战友们齐心协力、互相帮助,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这就是团结的真正含义。
第四堂课以”自强”为主题升华。93岁的抗战老兵王佰惠现身说法,她曾是西南联大的学生,1944年有十五名毕业生毅然投笔从戎,在战争中用知识报效祖国。他们用专业知识建设家园,用智慧架设桥梁,为抗战胜利贡献了力量。节目中,王佰惠带领大家齐唱《毕业歌》,并阐述了”自强宣言”的内涵:诚实、善良、勇敢、自信、自立、自强。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要继承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课堂最后特别介绍了多位抗战老兵,他们的贡献不可估量。节目呼吁我们铭记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教训,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更要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七十年前,我们用血泪换来了民族独立;七十年后,我们要用科技力量实现民族复兴。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当成为自立自强、爱国爱民的公民。”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应当成为每个中国人的行动指南,这也是我们必须肩负的历史使命。
原创文章网址:https://www.gushiio.com/zuowen/zhutizuowen/46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