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是一名语文教师,她响应国家号召远赴新疆支教。在视频通话中,她常常向我讲述援疆生活的点点滴滴。她提到,来自湖南湘潭的援疆教师团队主要在吐鲁番的高中任教,却面临着意想不到的挑战——这些高中生的基础知识薄弱,许多人的水平仅相当于初中生,考试成绩堪忧。面对困境,母亲和同事们展现出了惊人的毅力和智慧。他们每天认真批改每一份作业,备课常常熬到深夜;他们耐心细致地为学生讲解题目,用鼓励点燃学困生的信心;他们积极在全校范围内分享内地的教学经验,推动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经过一年的努力,母亲所带班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原本上课打瞌睡的学生如今听得津津有味,班级平均分跃升至年级前三,连汉语基础薄弱的维吾尔族学生也顺利通过了普通话考试。正是这些援疆教师与当地教师的无私奉献,用知识之光照亮了新疆学子的求学之路,在他们心中播下了对未来的希望。
母亲还分享了援疆小区食堂的两位特殊员工。这对50多岁的湖南夫妇放弃了家乡的安稳生活,来到新疆已有八年。他们不仅是食堂的普通职工,更是传递家乡味道的使者。母亲说,正是因为他们湖南人的身份,让远在边疆的援疆教师们每天都能品尝到正宗的家乡菜,许多不习惯新疆口味的老师们也因此找到了味蕾的慰藉。每次返疆,这对夫妇都会精心准备腊肉腊鱼,有时还会在院子里支起炉子,为大家烤制香喷喷的肉串。是这对平凡的夫妇,用质朴的关怀温暖了每一位援疆教师的心房,让思乡的愁绪在烟火气中渐渐消散。
在学校附近的小巷里,母亲还遇见了一位充满活力的年轻女孩。这位维吾尔族姑娘在湖南读完大学后选择回到家乡创业,开了一家琳琅满目的杂货铺。店里摆满了各式文具、手工发卡、皮筋耳环、可爱玩偶和各色零食,成为师生们课余时光的好去处。每当学校里的师生或路过的行人走进店里,总能找到心仪的小物件,甚至有些学生的母亲会特意来买一条漂亮的丝巾。正是这样充满生活气息的小商铺,为这座边疆城市增添了无限活力,让平凡的生活变得五彩斑斓。
除了教师和食堂员工,母亲还讲述了学校周边的抗疫工作者。那些穿着厚厚防护服的”大白”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还有那些默默修理水电设施的老师傅们。母亲说,这座城市里每一个平凡的岗位都闪耀着光芒,他们用自己的劳动为社会贡献力量,就像夜空中每一颗星星都在默默发光。
社会上的职业就像天上的繁星,数量众多却各具价值。母亲告诉我,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一种职业都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每一个劳动者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价值本身就是一种神圣。就像夜空中的星星,虽然大小不一,却共同组成了璀璨的银河,照亮着人间。
原创文章网址:https://www.gushiio.com/zuowen/gaozhongzuowen/44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