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哲学:恰到好处的生命智慧

花未开尽月未圆。小满,恰到好处。
二十四节气中,有小暑大暑,小雪大雪,却唯独没有大满,这是为何?
房屋常建至九十九间半,离圆满仅一步之遥却戛然而止,又是为何?
我以为,生命因小满而丰盈。
“满招损,谦受益。”古人深谙中庸之道,凡事不做极致,言语不至极满,正是为生命留有余地。正因如此,在丰饶的侧面与宽厚的底蕴中,中华民族的文化得以绵延至今,从未断流。
帆扬五分则船安,水注六分则器稳,花看半开则有希望,酒饮微醺则留生机。许多时候,含苞待放时最美,酩酊大醉则生厌。眼中有分寸,胸中有底线,生命才不会因满溢而迅速凋零。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过犹不及,这是自然的法则。人生行至边缘,三毛愿做一棵树,一半安详,一半飞扬;杨绛与谁都不争,与谁争她都不屑,终得内心宁静。小满,即是“不争”。将自己置于至高点之下,宁愿仰视攀登,不愿俯视跌落。坐于中庸之位,虽无众星捧月之飘飘然,却有仰望星空之喜悦。人生至此,足矣。

中国人深植于心的“中庸之道”,常被新兴学者诟病为折中主义,认为这是以自我保护的姿态逃避问题。但我以为,中庸之道不可与折中主义混为一谈,小满也绝非一味逃避现实。胡适曾言:“容忍,比自由还重要。”他从未被黑暗时代激怒,也未沉沦于退隐避世的文人情怀,只因他骨子里的不过火又不妥协的中庸君子气质,让他以独特姿态成为“温而厉”的斗士。折中多半是妥协,而容忍往往是为了更好地前进。

反观当下,物质丰裕的时代,许多人盲目推崇完美主义,事事追求“大满”,在网络上做“键盘侠”,在现实中不愿“断舍离”,物质虽丰盈,精神却少了韧性。与满相反,未满是一种临界状态,中国画中的留白,亦是如此。因快节奏的生活,我们不妨从过分充实中抽身,给自己喘息的机会,沉潜蓄力。
小满,就是那半间。
小满,看似亏损,实则充盈。

原创文章网址:https://www.gushiio.com/zuowen/gaozhongzuowen/444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