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举办奥运会如同在家中宴请贵宾,东道主通常会精心布置环境,全家上下以热情周到的态度迎接客人,力求留下美好印象。这一比喻虽不尽然精准,但其中暗含的”心态”却至关重要。若东道主能保持平和心境,无论何种事务都能从容应对,不卑不亢,恰到好处。而心态良好的最佳体现,便是保持本真,实事求是,不饰伪情,不过分在意他人评说,尤其能坦然面对那些刻意苛责的声音。
对于中国而言,保持奥运平常心实属不易。对十三亿中国人来说,奥运会绝非寻常事件——这一百年期盼的盛会,是中华五千年来首次承办的全球性活动,邀请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如此重大的历史意义,自然让国人怀着格外凝重的心情。回望国人对待奥运的心态变迁,可谓跌宕起伏。从申办成功时的欢欣鼓舞,到提出”办一届史上最出色奥运会”的豪言;从冷静后的”节约办奥运”理念,到追求”有特色、高水平”的目标,这种转变标志着中国心态的日渐成熟,既赢得了国内民众赞誉,也获得了国际奥委会的认可。
中国人对奥运的认知始终交织着双重文本。一方面,北京奥运确是中国展示自我的千载难逢机遇,这一历史意义毋庸置疑;另一方面,奥运本质上也只是四年一度的全球体育盛会。这两种认知看似矛盾,实则相辅相成——在两端之间寻求平衡,方能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奥运盛会。
国人对待奥运的心态本应自然而然,但进入奥运年,一系列突发事件打破了这份纯粹。体育盛会意外掺杂了复杂政治因素,恐怖威胁与恶意破坏的阴影挥之不去,加之西方部分媒体的偏见报道,让原本轻松和谐的氛围蒙上阴影,激起了民众强烈反感。体育本该纯粹,却总被政治化解读。西方媒体强加的”政治标签”和不实报道,既伤害了中国人民感情,也令世界观众反感,更违背了奥林匹克精神。面对复杂局势,我们更需保持清醒定力,坚信必能成功办奥。
评价北京奥运成败,无需过分在意少数人或媒体的最终论断。最有价值的评判来自世界人民。谁都看得清楚,中国办奥运的认真与重视程度远超往届东道主,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热爱与真诚发自肺腑。无论最终评价如何,这份投入与诚意不会改变。我们要守住这份自信。
奥运会是中国展示的舞台,但让世界了解中国,比单纯展示更为重要。一届奥运会承载不了太多体育之外的重任,中国走向世界只是起点而非终点。当奥运开幕,狂欢与激情必将席卷神州,但保持平常心,笑看奥运,淡对胜负,与世人共享体育盛宴——这才是真正的奥运精神。
原创文章网址:https://www.gushiio.com/zuowen/gaozhongzuowen/44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