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姓起源_白姓的由来


 

 白姓来源

白姓起源
远古炎帝神农氏时,有个水利大臣叫白阜,曾为治水作出贡献。他的子孙后代就以“白”为姓。

 白姓郡望堂号

郡望

太原郡:战国秦庄襄王四年置郡。秦时相当于今山西五台山和管涔以南、霍山以北地区。

南阳郡:战国秦昭王35年始置郡。汉时相当今河南熊耳山以南叶县、内乡间和湖北大洪山以北应山、陨县间地。

堂号

治生堂:源自战国时白圭乐观时变。他曾经说:“人弃我取,人取我予,吾治生犹伊、吕之治国,孙吴之用兵。”所有天下论治生的,推白圭做祖师。

香山堂:出自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别号“香山居士”。

此外,白姓的主要堂号还有:“南阳堂”等。

白姓家乘谱牒

江苏武进晋陵白氏六修宗谱二十三卷,首一卷,外编六卷,末一卷,(清)白兰昌、白麟昌等修,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仁荣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贵州白氏乐阳族谱八卷,首一卷,白登顺纂辑,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站档案馆。

四川成都白氏乐阳祠族谱八卷,首一卷,(清)白登顺等纂,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

北京昌平五瑞堂白氏族谱六卷,(清)刘廷遴纂修,白劭挺主修,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手写本五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四川成都乐阳祠白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南京大学图书馆。

山西平定白氏家乘六卷,(民国)白凤章编辑,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石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武进晋陵白氏宗谱二十二卷,外篇六卷,末一卷,(民国)白沂春主修,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仁荣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八册。现被收藏在南开大学图书馆、江苏省常州市图书馆。

广东台山鹤仪白公家谱,著者待考,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峻德堂手写本。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四川涪陵北里白氏族谱二卷,(民国)白润斋编,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手写本。现被收藏在四川省长寿县乐温乡宝珠村。

山东白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戊寅年(公元193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站档案馆。

安徽白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香山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四~八卷、第十二~十三卷。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安庆市图书馆。

福建安溪榜头白氏族谱,(现代)白清泉等主编,1989年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站档案馆。

河南南阳唐河坟台村白氏族谱,(现代)白明章、白道贞等主编,1985年铅印三十余册,现收藏在坟台村。

 白姓迁徙分布

历史上白姓的迁徙与分布

先秦时期,白姓主要活动在陕西、湖北、河南地区。两汉至唐朝,由于由西域和西北民族的白姓加入,在甘肃、青海东部的黄河以西活动的白姓,随后进入了陕甘宁和川西北,很快东迁南下进入中原,东部的山东、南部的广西已经有了白姓的分布。到宋元明时,白姓基本上已分布于长江南北各地,其主体仍在四川和西北地区。明末白姓进入了台湾。

宋朝时期,白姓大约9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1%,排在一百二十位以后。陕西为白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白姓总人口的32%。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陕西、四川,这二省占白姓总人口的62%,其次分布于山东、山西、河南、安徽等省。白姓的分布重心在西部,形成西部秦川晋、东部鲁豫皖两大块白姓聚集区域,白姓的主体在西北。

明朝时期,白姓大约19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排在第九十二位。山西为白姓第一大省,约占白姓总人口的24.4%。白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山西、江苏、河北、陕西,这四省大约占白姓总人口的59%。其次分布于福建、山东、江西、河南等省。宋元明600余年,白姓人口主要向东、东南、南部地区迁移,全国形成了北部秦晋冀、东部江苏两大块白姓的聚集地。

当代白姓分布与图谱

当代白姓的人口已达280万,为全国第七十九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22%。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河北、陕西、山西四省,大约占白姓总人口的50%,其次分布于四川、黑龙江、甘肃、青海、内蒙古、云南,这六省区又集中了26%的白姓人口。河南居住了白姓总人口的16%,为白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豫冀、秦晋两大块白姓的聚集区。白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陕甘宁大部、河南东西部(如睢县)、河北大部、京津、内蒙古中部、黑吉蒙交界地段、湖北西北、四川北段、云南南部,白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6%以上,中心地区可达到1.6%以上,上述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白20.4%,居住了大约43%的白姓人群。在四川部、河南东部、安徽西北、山东西部、河北东北、西北,白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4%-0.6%之间。上述地区覆盖面积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6.2%,居住了大约25%的白姓人群。

姓氏

大陆

台湾

香港

澳门

bái

 

 

Pak

 

 

白-Bai-最好不用M.F.P为声母的字为名。双字名应避免都用b声母或ai韵母和阳平调的字。-请注意名的意义不要与"白"字的"白色""空白""徒劳"等含义相冲突。双字名最好首字笔繁而末字笔简,单字名最好用笔划简少的字。据1998年最新统计,您的姓氏是第73大姓。您的姓氏笔画为5画。

 

 

“白”姓女宝宝取名
白冉柯
白珠榆
白各姬
白泊杨
白逸蓉
白绩洋
白航莎
白护萱
白钰宁
白闰创
白乐璧
白先冬
白念飞
白林让
白瑞部
白刚慧
白绪苹
白顶赠
白妮婉
白易专

“白”姓男宝宝取名
白鹏威
白源锣
白阁珀
白熊丙
白穆斗
白余鹤
白斌熹
白崔愿
白翰滨
白仙史
白勋桉
白泰寰
白臻进
白滨列
白昶陆
白各禧
白禄仲
白贝端
白滕克
白亢了

 

 

  

 

 

 

 

 

文章网址:https://www.gushiio.com/guoxue/baijiaxing/17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