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他人,蕴含着双重智慧:
其一,为人处世不可独善其身。譬如暴雨倾盆时驾车碾过水洼,若稍作减速,便不会溅湿路旁行人;又如在餐桌上,切莫如海门方言所言“只顾自食肫里满”。曾有报道披露,某银行老总坦言其机构利润之丰厚甚至令其羞于启齿,今年上半年该行员工平均收入高达19万元。如此高利润的银行,更应体恤存款人的难处——在负利率时代,他们的存款正随时间流逝而缩水;应关注贷款者的困境——创业者、房贷族们无不囊中羞涩;更需关怀股民的情绪——他们的资产正日渐贬值……唯有设身处地,方能提升服务品质,以更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
其二,通过换位思考调整心态,方能理解他人。以收入为例,若总与高薪者攀比,只会徒增牢骚。有人形容:“我渴望更多收入,但若老板经营不善,连饭碗都可能失去。有稀饭总比无碗可端强。”这番话语虽显无奈,却暗含“替他人着想”的深意。职场晋升、就业选择等诸事同理。若一味以自我为中心,自视甚高,不仅易致利益失衡,更会陷入内心纠结。
有人对“思考他人”嗤之以鼻,他们信奉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推崇唯利是图的拜金主义、唯我独尊的精英哲学。实则,即便在丛林法则中,同类间亦存体恤之情;即便唯利是图,也需遵循互惠原则;即便身为狮王,亦需群狮相随。
思考他人,小处着眼,是个人处世之道。盲人提灯,既照亮他人,亦照亮自身。大处观之,此中更蕴社会和谐之理。
社会如同一家人,全体成员唇齿相依、休戚与共。纵观历史与现实,诸多社会动荡的背后,往往源于极端自私自利激化矛盾。苏共亡党、前苏联解体的教训中,权力垄断、特权横行、利益失衡便是关键因素。
高速发展的社会最重利益均衡。缩小贫富差距,共享发展成果,是当今中国亟待解决的课题。此刻,掌权者更应体恤赋予其权力的民众,关注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避免因贪婪而迷失,因权力而忘形。
这个冬天,欧债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前景黯淡,西方唱衰中国的声音不绝于耳。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在多重内外因素影响下,正面临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更多、更复杂的挑战。此时此刻,唯有团结一心共克时艰,每个人多替他人着想,方能渡过难关。
原创文章网址:https://www.gushiio.com/zuowen/zhutizuowen/46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