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老师课堂上的标点符号创意大发现

晨光熹微,晨读课的铃声悠扬响起。陈老师面带春风地步入教室,目光温和地扫过我们,轻声说道:“请大家翻开语文书,找到第39页。”我们迅速翻开课本,只见上面印着一段小芳和她爸爸的对话,却缺少了关键的标点符号。陈老师亲切地引导:“现在,请你们动笔,为这段对话补全标点。”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同学们都凝神屏息,低头思索,只有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奏出专注的乐章。经过十几分钟的沉静思考,答案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陈老师笑眯眯地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边讲解边在黑板上写下:“小芳不解地问:这里要用冒号和双引号。”她耐心地分析每个标点符号的用法,很快,整道题的答案便清晰地呈现在黑板上。

突然,我猛地抬头,惊呼道:“哇,黑板上怎么这么多标点符号!”这一声惊呼打破了教室的宁静,同学们纷纷抬头,原本鸦雀无声的教室瞬间沸腾起来。就连陈老师也笑着回应:“看来其他同学也看到了,我们是不是在玩什么新花样?”就在这时,有人兴奋地喊道:“陈老师,快把它们连起来,连起来!”原本已经有些喧闹的班级更加热闹了,全班同学都异口同声地喊道:“连起来,连起来!”陈老师惊讶地看着我们,随即露出会心的笑容,点了点头,开始在黑板上将标点符号连成一线。她口中还嘀咕着:“这个主意不错。”看到愿望成真,我们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标点符号连成一线后,陈老师用鼓励的眼神看着我们,问道:“你们觉得这像什么?”同学们纷纷议论起来,有的猜测,有的想象。突然,秦梓铭喊道:“这很像牙牙乐里面的牙齿!”我们左瞧右看,果然,从左往右看,那串标点符号就像一颗巨大的板牙,而且还是一颗尖利的虎牙!被秦梓铭这么一提醒,我们都像出笼的小鸟般叽叽喳喳地说了起来。有的说像被咬烂的西瓜,有的说像一靴子,还有的说像一朵绽放的花……陈老师听了我们五花八门的想法,也不禁露出了赞赏的微笑。

第一次以这种方式“玩”标点符号,或许是无心之举,或许是好奇心的驱使。但这次经历让我们明白,生活处处有惊喜,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去发现,就能挖掘出更多乐趣。原来,学习也可以如此生动有趣,标点符号也可以成为创意的源泉。让我们保持好奇心,做个有心人,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更多精彩。

原创文章网址:https://www.gushiio.com/zuowen/zhutizuowen/46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