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字,一撇一捺,象征着脚踏实地,唯有双脚踏稳大地,方能迈出坚实步伐。人生起步之际,当有“藏器于身”的智慧,以坚韧不拔的姿态迎接挑战。1961年盛夏,袁隆平如往常般在稻田中观察作物,目光偶然被一株形态迥异的水稻植株吸引。他屏息凝神,双手轻抚那株珍贵的稻穗,心中涌起难以言喻的激动——他发现了一株天然的杂交水稻!这一发现点燃了他的灵感:既然自然界存在杂交稻,那么必然存在天然的雄性不育株,而水稻的天然杂交现象,其关键便在于这雄性不育株。于是,他决心踏上寻找天然水稻雄性不育株的征途。这是一场挑战国际权威、顶着“对遗传学无知”指责的艰难探索。他没有退缩,而是选择在几千万株水稻的浩瀚田野中,如大海捞针般,一穗一穗、一株一株、一行一行地仔细观察。日复一日,他满怀希望地踏入稻田,却往往带着失望归来。尽管过程艰辛,他却年复一年地坚持着,常年劳作使他患上了严重的肠胃疾病。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懈努力,袁隆平终于找到了天然的水稻雄性不育株,并在此基础上艰难培育出杂交水稻,极大地提高了水稻产量。他始终保持着低调谦逊的品格,将双脚深深扎根于泥土之中,实现了“禾下乘凉”的梦想。
行走在人生征途,当如行舟般不偏不倚,保持端正稳健的姿态。有人曾向袁隆平提及他身价千亿,他却淡然回应:“用财富衡量科学家的价值,未免太过低级和庸俗。”袁老一生简朴低调,宛如一株饱满的稻穗,始终低垂着头颅,却以坚韧的脊梁支撑起中国的希望。即便有人借他抚摸奔驰汽车的“证据”来抹黑,有人指责他购买华为手机、居住豪宅,他亦只是淡然一笑,随即挽起裤腿走向熟悉的稻田。袁老行得端、走得正,那些蝇营狗苟之辈又怎能动摇他的初心呢?
人在腾达之时,当懂得停滞迂回,缓缓出头。为人处世需讲究方略,即便身处高位,也要保持清醒,避免轻率冒进,仓促行事。唯有行稳,方能致远。袁老虽是共和国的功勋人物,却甘愿做一名“泥腿子”。他的一生都在田间度过,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在广袤的稻田中,他如诗人般“轻拢慢捻抹复挑”,为我们树立了“认真做事,踏实做事”的典范!
行在稻田,稻穗飘香。袁老头戴草帽,挽起裤腿,双脚稳立在水田之中的身影,恰似一个力透纸背的“人”字,诠释着生命的真谛与担当。
原创文章网址:https://www.gushiio.com/zuowen/gaozhongzuowen/44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