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正”固然值得尊敬,“稍息”又何尝不可理解?——以“逃离倦怠,呼唤健康”为主题的演讲稿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立正”与“稍息”的智慧——在忙碌中寻找平衡。
还记得高中军训时的场景吗?当教官喊出“立——正——”的口令时,我们屏息凝神,挺拔如松;而短暂的“稍——息——”之后,我们得以舒展筋骨,缓解紧绷,为接下来的训练积蓄能量。这看似简单的口令,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生活中的我们,同样需要张弛有度,在专注中学会适时停顿。
古人有言“快犊破车”,兵法亦云“日行三百里,必蹶上将军”。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过度消耗只会适得其反。三国名相诸葛亮鞠躬尽瘁,废寝忘食,令人敬佩,但他军中杖责二十以上必亲自过问,未免过于劳累,司马懿也因此断言“孔明食少事烦,必不久长”。最终,孔明积劳成疾,秋风陨落五丈原,令人扼腕叹息。
而东晋名相谢安则展现了另一种智慧。面对强敌压境,他日理万机、戎马倥偬,却总能偷得浮生半日闲,优游山水,与人围棋。这场中的停顿,并非享乐或荒政,而是在短暂的放松中冷静思考、缜密分析。他与友人围棋,实则是在与劲敌博弈,落子如排兵布阵。正是这份悠游安适,为他赢得了淝水大捷的先机。
由此可见,适度停顿、学会休息,绝非荒于嬉戏或躺平,而是缓释压力、涵养心性、积蓄力量的重要方式。就像琵琶曲中,“无声胜有声”,短暂的“声暂歇”是为后续的“刀枪鸣”蓄势;如同静水深流,是为了蕴蓄深潭,一旦纵身一跃,便成就凌空飞泻的壮丽瀑布。
人生如乘骐骥驰骋,但若像夸父逐日般不知疲倦,终将精疲力竭;正如“驰椒丘且焉止息”,在奔跑中学会停顿,才能为出发、为奔跑赋能。
同学们,诚然,在这大有可为的时代,在这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浪潮中,奋斗、拼搏为荣,躺平可耻。但我们必须明白:青春的奋斗,不该只有26度的恒温。
在闻鸡起舞、披星戴月的努力之外,不妨“暂停自习,去窗外看看彩虹”;在“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的考场拼搏后,不妨“安步当车,何妨吟啸且徐行”;在暮春时节,春服既成,陌上花开,不妨放下书本,走出26度的空调房,去户外细嗅蔷薇,学会诗意地栖居……
我们的青春奋斗,不该只有45度的埋头。网络时代,许多人成为低头族,目光向下呈45度角,手指在屏幕间滑动的距离,或许比脚步更远。我们不敢小憩,吃着饭、走着路、排着队、开着会……手指仍在滑动屏幕,或读书,或看资讯,或发朋友圈,或忙着点赞投票。996、白加黑、亚健康……已成为新常态。我们行色匆匆,马不停蹄,生怕成为贾樟柯导演所说的“被时代匆匆撞倒的人”。
适度小憩,学会停顿,试着放下手机,你会发现,远离喧嚣,远离浮躁,耳根清净,内心清明,你将以满格电的姿态,迎接新的一天。
同学们!在一个以奋斗为荣的时代,勤奋成为人生远航的动力,全速奔跑成为时代精神的身姿,奋然前行的背影将熔铸成为人生的勋章。但我们别忘了,适度休息,学会停顿。在稍息中舒缓身心,远离倦怠,始终充满优雅的情怀,让工作、学习成为健康、不悖乎人性的生活方式。
谢谢大家!
原创文章网址:https://www.gushiio.com/zuowen/gaozhongzuowen/44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