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氏家训》中深刻指出:”能改过则天地不恕”,这句话告诉我们,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改正。正如古人所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些智慧之言都在强调知错能改的可贵品质。然而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却难以容忍孩子的过失,稍有差错便严厉指责,却很少像朋友一样引导孩子正确面对错误、共同改正错误。
记得一位资深教师曾分享过这样的人生智慧:对待青春期的孩子要像对待同事一样,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这句话可谓一语中的,将亲子关系与职场关系巧妙类比,提醒我们应当以平等的姿态与孩子相处。但现实中,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小错误不以为意,甚至姑息迁就,这种态度更为不可取。父母必须保持足够的警惕性,不能因为问题看似微小就忽视正面教育的重要性。当孩子犯错时,父母应当”随时确认”,及时给予恰当的批评教育,因为很多时候孩子未必能完全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当然,如果孩子虽然口头上没有承认错误,但内心已经认识到过失并决心不再犯,父母就不应该揪住”小辫子”不放,反复翻旧账。
《钱氏家训》还教导我们:”能安分则鬼神无权。”这里的”安分”指的是严守做人的本分,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始终保持应有的风范。它要求我们明确自身的责任与义务,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清醒的头脑。而”守己”则是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坚守正确信念。只要我们认识到所坚守的是符合道德规范的正义,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做到不迷失方向、不产生怀疑。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想要始终保持这种坚定确实非常困难。当有人说你固执、跟不上时代潮流时,我们难免会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错了。这时如何做到心怀不乱、坚守信念,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定力。
《钱氏家训》同样强调:”读经传则根柢深”,意思是通过熟读经典著作可以奠定深厚的人生根基。多读书能够带来诸多益处:写作时妙笔生花、下笔如有神;待人接物知书达理、举止得体;思考问题更加聪明睿智;保持身心健康、心情愉悦。记得自己读书初期,总是盲目跟风购买所谓的畅销书,结果买了很多却读得云里雾里,对个人成长毫无帮助。坚持阅读一年多后,才逐渐找到门道,开始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这个经历告诉我们,读书不能只追求数量,更要注重质量与深度,才能真正从中汲取智慧。
原创文章网址:https://www.gushiio.com/zuowen/gaozhongzuowen/44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