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山是妈妈故乡的一座小山村,山势平缓如卧,温柔地守护着山脚下的村民。横山虽小,从村头到村尾不过千米,却满载着诗意与温情。山上遍植相思树,或许是因为这种树木承载着特殊的文化意义,整座山都为之染上了独特的色彩。雨后的清风拂过,相思树叶轻轻摇曳,既无苍老之态,反而透着一丝妖娆的妩媚。山下的竹林同样生机盎然,风起时竹叶簌簌落下,偶尔飘入村民庭院,却从未见有人抱怨,反而会轻轻扫拢,当作天然的肥料。遗憾的是,由于妈妈任教的学校离家遥远,我很少有机会前来探访。每次偶遇妈妈的老熟人,我总是怯生生地站在一旁,等待妈妈教我如何称呼,整个过程既尴尬又麻木,让我不胜其烦。最终,我选择了疏远,不再频繁踏足这片土地。
站在村口的大院里,眼前豁然开朗,这或许正是这种传统院落的独特魅力。蔚蓝的天空中飘着几缕闲云,自由自在,恰似大多数乡村的日常景象。院子里,鸡群肆无忌惮地踱步,颇有丰子恺笔下《白鹅》的傲气,但在这片宁静中,它们更显得从容不迫。微风徐来,带着清凉,吹得树木轻轻摇曳。雨后新洗的树木轮廓分明,与错落的房屋和盛开的鲜花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精美的泼墨山水画。紧接着又是一场雨,迷蒙的雾气弥漫开来,原本的泼墨画瞬间化作色彩斑斓的喷彩图,让人感到无比舒畅,仿佛心灵也随之奔放。
目光不经意间一转,芦苇轻轻摇曳,几只鸭子像纸船般在水中漂荡;刚才还在啄食草籽的小鸡探出脑袋,照了照脸又继续觅食;慵懒的狗用爪子随意拍打苍蝇,苍蝇再来时便不再理会。这一幕尽显乡村的静谧之美。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谋生,留下老一辈耕作,只有些老妇人、母亲和孩子们留守。在平淡的日常中,人们最爱的莫过于侍弄花草,虽算不上园艺高手,但这份耕耘带来的乐趣已足够慰藉心灵。孩子们常聚在一起玩泥沙或田埂嬉戏,他们的笑声与哭泣总能吸引正在绣花的母亲和奶奶,老花镜微微晃动,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又低头继续手中的活计。这份温馨的日常令人心生惬意,或许这就是最质朴的浪漫,一种无需言语的默契。偶尔鸡鸣或孩童的笑声在村中回荡,更衬托出这份宁静与舒适。
山上的相思树依旧翠绿欲滴,此刻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对这座山村了解得如此之少。但正如俗话所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的生活哲学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何必执着于无谓的纷扰呢?低头细看,四叔家的”五瓣梅”竞相绽放,粉红的花瓣散发着淡淡的幽香,整个花园都被这芬芳浸染。我想,这些花儿会在这里年复一年地盛开,将这份美好延续到永恒。
原创文章网址:https://www.gushiio.com/zuowen/zhutizuowen/46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