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更斯曾犀利地指出: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一边是”80后”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的辉煌传奇,另一边却是无数人埋首于成功学书籍却事业无成的困顿现实。当社会日益浮躁浮夸,焦虑焦灼之风便愈演愈烈。同龄人似乎正在将你远远甩在身后,”出名要趁早”这句口号被许多人用来自嘲或自我鞭策。然而事实是,年少有为未必代表成功,大器晚成同样值得期待。过度攀比只会徒增焦虑,唯有内心真正强大,才能在这股焦虑之风中保持定力,破浪前行。
要克服焦虑,首先要锻造强大充实的内心,让焦虑的种子无处生根发芽。内心强大者能够静观形势,不焦躁不急躁,从而稳步迈向成功。19世纪的美国与焦躁混战的欧洲形成鲜明对比,他们始终固守孤立主义,默默发展。因为深知实力尚弱,美国选择克服焦虑,镇定发展经济,最终在世界大战中崛起。没有资本的原始积累,何谈工业革命?同样,20世纪的中国坚持改革开放,步伐坚定,以大国心态不焦躁不激进,在经济、文化、科技、创新等领域均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坚持不懈的奋斗中,中国以强大心态勇立世界发展潮头,为时代发展提供了深刻启示。
国家发展的强大心态给予我们宝贵启示。对于身处信息洪流中的个体而言,克服焦虑已刻不容缓。当焦虑来袭时,不妨给予自己积极鼓励,用强大内心去直面挑战。马克思辩证否定观指出事物总是自我否定,唯有强大心灵才能实现自我净化。以平常心对待焦灼之风,以积极态度投身事业,以不屈精神面对失败,以不卑不亢姿态应对对手,如此方能如孟子所言”未王者,未之有也”。
认清所处环境的焦躁,用强大内心远离焦虑,才能在视野与心灵中开辟净土,真正感受时代发展的美好。习近平主席曾强调: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那些抨击中国浮躁的人,往往只看到焦虑表象,却忽视了浮躁背后的净土,他们自己首先已被焦虑所困。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产业升级的加速、经济新常态的阵痛,都是一条克服焦虑、适应中国模式、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经过程。不要因焦虑氛围而人云亦云,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前路漫漫,挑战重重,中国如何在时代浪潮中破浪前行?每个中国人都应深入思考。而当下的中学生更需努力克服焦虑,用强大心灵去思考去体会——没有平日平心静气的研究试题,何来考试高分?唯有不骄不躁,以平稳强大心态面对生活,才能收获胜利果实。
唯有强大内心,才能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保持不焦不躁的从容。唯有内心强大,不焦虑不迷茫,才能保持清醒思考,适应时代潮流。
原创文章网址:https://www.gushiio.com/zuowen/gaozhongzuowen/44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