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精辟地阐述了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历经的三种境界。值此中国共青团成立百年之际,重温央视人物纪录片,我深受启发,不禁以”人间诗话”为题,与王先生隔空唱和,探寻这跨越时空的智慧之光。
第一境界:正是橙黄橘绿时
王先生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喻指确立志向的关键阶段。在信息爆炸、多元价值交织的今天,我们既需树立远大理想,又须审慎做出抉择。面对”橙黄橘绿”的丰硕景象,诱惑无处不在——眼前的利益会消磨意志,当下的安逸会麻痹神经,耀眼的光环会迷失方向。选择是事业的开端,”10-10-10法则”提醒我们:每项抉择都要思考其10分钟内、10个月后、10年后的影响。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时,如何取舍尤为考验定力。钱伟长先生的故事令人动容,这位历史天才在”九一八事变”的惊雷中毅然转向物理,以科学救国的信念铸就了”中国近代力学之父”的丰碑。他的选择既关乎个人志趣,更承载着家国情怀。我们既要向内求索,让选择成为照亮内心的明灯,也要向外延伸,将”小我”融入时代洪流,使抉择转化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
第二境界:天工人巧日争新
王先生用”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描绘了孜孜以求的执着精神。在这个大有可为的新时代,我们不仅要追求已有成果,更要勇于创造未知价值。科学家求真,摄影家求美,建筑家求巧,无不体现创造的伟力。创造之路,既可立足传统,让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亦可海纳百川,博采众长;更需潜心钻研,把握时代脉搏。伽利略因对真理的执着,才有了斜塔实验的震撼;聂利不囿于教材,才发现了蜜蜂发声的奥秘。他们创造的不仅是科学结晶,更是精神丰碑。我国虽为制造大国,但正迈向创造强国。精巧人工胜过天然造化,只要创造之火不熄,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第三境界:风物长宜放远量
王先生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揭示顿悟的境界。当事业达到一定高度,看似终局实为新的起点。古人立德立功立言以求不朽,今人更需用选择对接未来,以行动创造未来,探索”未至之境”。事业的延续需要人才传承,诸葛亮鞠躬尽瘁却后继无人,蜀汉政权的教训发人深省。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肩负着继往开来的重任,当不负韶华,追求卓越发展。放眼未来,永不止步。党团的百年征程,正是使命引领辉煌的壮丽史诗。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前路浩荡,未来可期。
慎重选择,勇于创造,赓续未来,这三种境界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选择与创造是飞向未来的双翼,而未来又为选择创造提供方向指引。事业如学问,永无止境。当我们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必将在未来创造新的辉煌。
原创文章网址:https://www.gushiio.com/zuowen/gaozhongzuowen/44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