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作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政策工具,正迎来券商参与的新高潮。近年来,券商在绿色金融领域的投入持续加大,并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新进展,成为推动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
近期券商“进入碳市场”的步伐明显加快。仅2024年12月24日至25日,就有8家上市券商相继发布公告,宣布收到中国证监会复函,允许其自营业务在境内合法交易场所参与碳排放权交易。这一系列进展令人瞩目,加上2023年已有6家券商获得相关业务资格,以及2014年和2015年首批2家获批的券商,目前通过公开信息可知,已有至少16家券商获得了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业务资格。
碳排放权交易是指券商作为交易对手方,向市场提供国内外碳排放权品种的现货双向交易报价。这种模式能够有效降低市场流动性不足带来的交易成本,更好地满足客户的建仓、变现等需求,为碳市场的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核心交易产品为碳排放配额(CEA)。自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开市以来,碳排放权交易日渐活跃。根据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最新数据,截至2024年12月24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已达6.26亿吨,累计成交额高达426.02亿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蓬勃发展,为券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业务机遇。
近年来,绿色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多项政策正引导金融机构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助推绿色金融发展。券商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正从全业务线发力,提升绿色金融服务能力,丰富产品和服务,为经济绿色低碳转型贡献力量。
业界普遍认为,引入券商参与碳交易相关业务,能够发挥其专业优势,带来三方面积极效应。首先,券商对碳排放权价值和市场供需关系的研究能力,能够促使碳价格更准确地反映市场真实价值,推动建立完善的碳定价体系,增强市场活跃度和流动性。其次,券商的金融创新优势有助于推出更多碳金融产品,如碳回购业务,帮助企业将碳资产转化为可用于生产经营的资金,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最后,券商的专业研究能力能够聚焦实体企业碳资产管理需求,提供碳市场政策和规则分析及更多低碳转型建议,助力企业实现绿色转型。
然而,券商积极开展碳排放权相关业务,机遇与挑战并存。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绿色金融部副总经理方怡指出,一方面,参与相关业务有助于券商提升碳金融研究能力和服务水平,丰富绿色投资品种,为客户提供碳资产托管、碳融资、碳风险管理等多元化金融服务,满足客户的绿色投资需求。随着碳市场覆盖范围扩大和交易品种的增加,券商的绿色金融业务将迎来更大的市场空间。
另一方面,碳交易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交易规则和监管机制还在不断探索和调整,对券商的合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碳市场的复杂性和专业性对券商的研究能力、风险评估和定价能力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券商需要在把握机遇的同时,积极应对挑战,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才能在绿色金融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功。
原创文章网址:https://www.gushiio.com/shuangtan/tanjiaoyi/70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