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59年季友立公子姬申为国君,即为鲁僖公。同年,季友迫使莒国将鲁国乱臣庆父交还鲁国。由于季友对鲁国王室忠心耿耿,为维护鲁国的安定做出了贡献,僖公便把汶水北面的土地及费这个地方赐给了季友,并命季氏世代为上卿。从此,费地成为季氏的私邑。从此季友的子孙被称为季孙氏。
季孙氏以颛臾国靠近费邑,以后会给子孙造成威胁为借口,要出兵伐颛臾。颛臾在商代即是方国,故址在今平邑县柏林乡,至今平邑镇东还有颛臾村。周成王时颛臾成为鲁国附庸。颛臾地处鲁国首都曲阜和季氏采邑费城之间,周王室曾授权其祭祀少皋和蒙山,季氏要对这样一个处在鲁国疆域之内的附庸国大动干戈,这使孔子十分反感。他说,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季孙氏当时只是一个卿大夫,是不能擅自征伐的。季孙氏家臣子路和费邑宰冉求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老师孔子。孔子讲了一番季氏不应伐颛臾的道理,最后说:“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一语点破了季氏伐颛臾的真正原因。
萧墙,指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或屏风。“萧墙之内”暗指鲁君。当时,季孙氏把持鲁国朝政,担心一旦鲁君起兵收回主权,颛臾会凭借地利帮助鲁君,便想先下手为强,消灭颛臾。所以孔子说,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鲁君(萧墙之内)。
孔子这句话,以后成为成语“祸起萧墙”,喻指祸乱出自内部。
文章网址:https://www.gushiio.com/gushihui/chengyugushi/26828.html
相关推荐
-
被优待的驴子
小路上,一支本来正在行进的商队突然停了下来,短暂的商议后,原本紧密的队伍散开来,变成了长长的一队。 重新上路时,一个小伙计突然举起身边的一头驴子,扛在肩头。驴子受到如此高的礼遇,很…
6天前 -
心忘罪灭
心忘罪灭 在这个充满了噪杂和纷扰的世界里,我们常常陷入了种种困惑和矛盾之中。无尽的忙碌和压力使我们的内心逐渐变得疲惫不堪,我们的灵魂被岁月的洪流所吞噬。然而,在这片繁嚣背后,或许有…
6天前 -
渔夫与小梭鱼
渔夫把网撒到海里,捕到了一条小梭鱼。那可怜的小鱼求渔夫把它放了,说他还太小了。他又许愿说:“待我长大后,再捉住我,将对你更有好处。”渔夫说:“现在我若放弃手中的小利,而去追求那希望…
6天前 -
取悦自己
取悦自己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常常被工作、家庭压力以及各种社交媒体的信息淹没。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经常会忽略了自己的需求和欲望,而只是为了迎合他人的期望而生活。然而,我们不能…
6天前 -
狐狸教会了兔子游泳
鸭教练未能教会兔子游泳,感到很惭愧,无颜见江东父老。 一天,鸭教练终于鼓起勇气走出鸭棚,想到湖里游玩。不料,在岸边碰到了狐狸。它本不想理狐狸的,因为这家伙的口碑不好,但狐狸却主动搭…
6天前 -
哪条猫腿引起了火灾
有一天,拉图见到一个年轻人坐在树下不停地唉声叹气。于是,拉图便走上前去询问情况。原来,这个年轻人兄弟四人,父亲去世后,就分家了,每个人都分得了一份财产。然而有一只猫无法分,因为那只…
6天前 -
枭将东徙
汉代的刘向为了说明“知己者不怨人”的道理,举了个寓言故事:枭(一种猛禽)遇到鸠(一种水鸟)。鸠问它:“你要去哪里?”枭说:“我要搬到东方去住。”鸠问它为什么,枭说:“这里的人都讨厌…
6天前 -
指鹿为马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
6天前 -
爱因斯坦和卓别林
爱因斯坦和卓别林 1926年,爱因斯坦来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讲学。他忽然产生一个奇怪的念头:非常想见见美国当时红遍天下的电影演员、滑稽大师卓别林先生。卓别林先生一边走着他那八字脚步,…
6天前 -
不胫而走
东汉末年,有一个叫盛孝章的名士。他曾任吴郡太守,后因病辞官在家隐居。孙策平定东吴后,对当时的名士深为忌恨,盛孝章曾因此外出避祸。孙策死后,孙权继续对其进行迫害。孔融与盛孝章是知交好…
6天前 -
跳下悬崖找活路
故事开始于一个偏远的小村庄,这个村庄位于一座巍峨的山脉之间。这座山脉被称为“活路悬崖”,因为山脚下的悬崖陡峭而且危险,没有人敢贸然跳下去。 然而,这个小村庄的人们却生活在贫困之中,…
6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