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绵里薄材(mián lǐ báo cái)
发音(Pronunciation):mián lǐ báo cái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表面上看起来柔软脆弱的物质,实际上却具有坚韧耐用的特性。比喻人虽然外表柔弱,但内心却坚强有力。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绵里薄材是由“绵”、“里”、“薄”、“材”四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绵”表示柔软、细腻,“里”表示内部、内心,“薄”表示脆弱、不坚固,“材”表示物质、素材。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外表看起来柔软脆弱的物质,实际上却具有坚韧耐用的特性。类比地,它还可以用来形容人虽然外表柔弱,但内心却坚强有力。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那些外表看起来柔弱、不起眼的人,实际上却具有坚韧、不易被击倒的品质。可以用来赞美那些表现出内在力量的人,或者用来自我激励,鼓励自己在困难面前保持坚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关于绵里薄材的起源并没有具体的故事或传说。它是根据汉代贾谊的《新书·论衡》中的一句话演变而来。贾谊在书中写道:“松柏之木,绵里薄材,内实而外虚。”这句话形容了松柏木的特性,指出了它们外表看起来柔软脆弱,实际上却具有内在的坚固和耐用。后来,这句话被引申为成语,用来形容人的品质。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四个汉字组成,没有特殊的结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她看起来柔弱无助,但内心却是绵里薄材,坚强而不易被打败。
2. 虽然他个子矮小,但他的意志却是绵里薄材,永不言败。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将绵里薄材比作一根看似柔软的绳子,但实际上它却非常坚韧,因此可以将这个形象与成语的含义联系起来。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学习更多与坚韧、内在力量相关的成语,如“坚如磐石”、“铁杵成针”等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她看起来很瘦弱,但她的内心却是绵里薄材,勇敢地面对困难。
2. 初中生:他身材矮小,但他的意志却是绵里薄材,从不退缩。
3. 高中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绵里薄材的人也可以创造奇迹,只要他们有坚定的信念和努力不懈的精神。
文章网址:https://www.gushiio.com/guoxue/chengyu/7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