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欧洲议会正式通过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修正案,引入50吨年度进口门槛的豁免政策,将90%只进口少量化学、金属制品等产品的进口商排除在监管范围之外,从而有效减轻了中小企业的合规负担。这一改革措施在锁定99%的高碳排放量监管目标的同时,又将CBAM证书交易时间推迟至2027年,展现了欧盟在气候政策与产业保护之间的精妙平衡。
CBAM目前涵盖的领域主要包括钢铁、水泥、铝、化肥、电力和氢等六大高碳行业,这些行业将成为未来碳排放监管的重点对象。此次修正案的实施将对全球贸易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尤其对中国企业而言,既带来了挑战也蕴含着机遇。
中证鹏元绿融高级分析师王志琦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此次CBAM改革是一项系统性整体改革,各项政策的变动都对应着不同的政策目标。通过设置豁免门槛,欧盟旨在保护境内中小贸易企业的利益;推迟CBAM证书交易的本质是推迟实质财务影响,以强化企业的适应水平;简化排放计算和报告要求则旨在减轻监管主体的文书成本。从国际社会的反应来看,创设豁免门槛政策受到的关注度最高,这反映出欧盟委员会在“气候政策”与“产业保护”之间存在的摇摆态度。
王志琦进一步解释道,以上一系列政策变动对CBAM的实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影响:首先,CBAM产生实质财务影响的时间点再度被延迟到2027年,为企业提供了更多准备时间;其次,欧洲议会高票通过豁免政策为未来欧盟进一步降低豁免门槛带来了积极影响,这意味着未来监管可能更加严格;最后,作为全球首个落实碳边境调节机制的地区,欧盟内部仍需时间筹建有效的治理机制,这期间存在一定的政策不确定性。
在全球范围内,中国钢铁企业的碳排放强度并不高,通过进一步低碳转型,完全有潜力借CBAM改革机会扩大对欧贸易,将监管挑战转变为贸易优势。这一策略不仅有助于中国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还能推动全球绿色贸易的发展。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原创文章网址:https://www.gushiio.com/shuangtan/tanjiaoyi/70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