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儿展翅翱翔于九天之上,鱼儿纵身跃出辽阔大海,大雁飞过留下无痕,雷霆骤然炸响划破长空,白云苍狗变幻莫测,世间万物无不充满未知与变数。先哲们以深邃的目光洞察自然万物,依傍着清澈的碧水静思人生,他们感悟着生死轮回的沧桑与悲欢离合的变幻。于是,先哲们绘制出充满智慧的”S”图形,为后人揭示生存的真谛。
回望历史长河
时光如流水般匆匆流逝,岁月似飞梭般不断穿梭,在展望未来与追忆往昔之间,人生演绎着无尽的轮回。离那锦绣前程的明灯究竟有多远?咫尺之间却如天涯般遥远;离名垂青史而载入史册又有多远?看似遥不可及却并非不可能实现。历史的车轮始终向前滚动,只要存在未来就有追求的动力。因此,人生需要不断展望。
春秋更迭,岁月流转,消逝的是时光中的风物人情,历史被浓缩成一本泛黄的书册,记录着世间种种奇闻异事、兴衰更替。于是,人们有了回顾的资本,也有了追忆的依据。人生初来世间时,只懂得啼哭与哺乳,却不知不觉地被分为两半——一半是展望,一半是回首。当人们憧憬美好前景时,便产生了追求的渴望。如果目光停滞不前,犹豫不决,就会像一潭死水般停滞不前,精神旗帜倒下不立,被禁锢在狭小天地,甚至陷入泥沼而无法自拔。因此,在踏上成功舞台之前,切莫抛弃自己的另一半。追忆是深刻的思考与回忆,是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奋斗历程,是失败与挫折的沉淀。这本珍贵的财富被深藏在记忆的箱底。在追忆中深入思考,引领人们回顾过去,宠辱不惊,心境如水般淡泊。
人生的展望与追忆,恰似”S”图形的两个端点:一端是翘首以盼,一端是回望过去,两者之间便是曲折的人生旅程。人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在云淡风轻中,水悄然流逝,只有灵魂滴落在水面,或展望,或追忆,或追求,或回首。”S”图形正是人生的完美诠释!
坚韧不拔
“S”图形虽然弯曲,却始终屹立不倒,人生也应如此。当迷雾遮蔽追求的双眼,当荆棘阻挡前行的脚步,只要用毅力支撑压力,即使身体弯曲沉重,也能傲然挺立永不倒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在泽畔行吟,凝望着水面无言,往事在脑海中重现,不禁悲叹自己的政治抱负难以实现,两次被贬的屈辱,这位忧国忧民的”三闾大夫”啊,悲哉,苦哉,却始终不与浑浊世态同流合污,慨叹道:”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屈原的人生道路充满曲折坎坷,但他的意志坚定如磐石,岂不是顶天立地的七尺男儿。
西汉时期的司马迁,隐忍苟活却遭受屈辱。如今他安在何处?司马迁心中满腹冤屈难以言表。因言辞之过,竟遭受宫刑之苦,人格与尊严尽失,真君子如何忍受这奇耻大辱。”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既然立名无望,便要立言,司马迁决心撰写《史记》,从此在文王被囚禁时演《周易》,在孔子被困时作《春秋》。
苦难中的人,如同承受千万重压力后依然挺立的”S”图形,筋骨劳损,体肤饥渴,遭遇不顺却信念不倒,最终成就了伟大的人格与精神。屈原被放逐后写下《离骚》,司马迁遭受宫刑后成就了”史家之绝唱”,名垂青史,万古流芳。”S”图形的精神伟力就在于此。
和谐之美
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一种极致的和谐。回望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阴阳结合之美绽放出奇彩。在悠长历史长河中,有多少思想家为智慧之光照耀后人。道家的太极八卦阵中,阴阳交界处便是一道柔和的”S”形曲线,象征着和谐。
“和为贵,谐为美”,何况人类身处纷繁世界,必须融入自然、社会与他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便是一种淋漓尽致、和谐的交融。人类自诩为万物之灵长,常言”人定胜天”,但自然的法则最终否定了荀子的观点。天人合一,和谐相融才是真正的美。
放眼当今世界,涸泽而渔、杀鸡取卵的短视行为,隔阂与抱怨的人际关系,似乎又在呼唤和谐的回归。大自然的雨露滋润万物,尊重人类的生存,人类也必须尊重自然的规律;人与人之间亟需架起沟通的桥梁,更需要真诚与美好的春风般的微笑。
和谐是绽放在刻有福与寿字的古老花瓮中的雏菊,是漫步落英缤纷处鞋底留下的馨香,是素月赠予梅花的疏影,是寒梅报答月亮的暗香。和谐之美,”S”之美,令人感动不已。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S”的解读,教人既向往美好前程,又能在灯火阑珊处蓦然回首;在幽谷深山中寻找曙光,在挫折中扬帆起航,在和谐中创造美好人生!
原创文章网址:https://www.gushiio.com/zuowen/zhutizuowen/47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