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里的一天,爸爸带着我去了阿姨家,让我有机会近距离观察猪八戒的后代——猪。刚到那里,映入眼帘的是几头又肥又壮的猪在宽敞的”操场”上来回奔跑。它们四肢短小,走起路来,身上的肥肉还一颤一颤地抖动,憨态可掬。猪的尾巴形态各异,有的卷曲如问号,有的盘绕似蜗牛,增添了几分趣味。它们的鼻子明显突出,像去掉长鼻子的大象,仿佛与大象有着遥远的亲戚关系。再看它们那圆溜溜的眼睛,虽然看似无神,但扇子般的耳朵却总是耷拉着,偶尔也会轻轻煽动,好像在散热似的。
那头白猪通体雪白,毛色粗硬而富有光泽。而花猪则像是个顽皮的孩子,在自己的白衣服上随意点染了几滴果汁和墨汁,显得更加滑稽可爱。猪的生活习性也颇为有趣。它们天生就贪睡,常常不分昼夜懒洋洋地蜷缩在猪舍里,或者大模大样地趴在墙角下打着呼噜。只有当肚子饿了的时候,才会发出”嗷——嗷——”的叫声。它们的特长就是”吃”。只要给它们一大盆食物,不到十分钟就能见底。爸爸告诉我,别小看了这笨拙的身子和丑陋的外貌,它们其实能为国家创造不少财富呢!猪全身都是宝:毛可以做刷子,肉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皮可以制成皮革,就连粪便也是庄稼生长不可或缺的肥料。
在猪家族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当属”猪坚强”。2008年6月17日,成都彭州市龙门山镇团山村村民万兴明家的一头大肥猪,在汶川地震后被埋在废墟下整整36天,却依然坚强地活着。当时许多市民和网友纷纷呼吁,不要让这头历经磨难的小生命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人们亲切地称它为”猪坚强”,并希望它能有一个幸福的晚年。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以3008元的价格将这头猪买下,并给它取了小名”36娃儿”,大名”猪坚强”或”坚强兄”。樊建川承诺将一直照顾这只特殊的小猪,直到它自然老去。建川博物馆还慷慨捐出1万元,帮助猪主人家重建生产生活。如今,”猪坚强”已成为建川博物馆的明星,在博物馆里快乐地生活着,成为了一段感人至深的特殊记忆。
原创文章网址:https://www.gushiio.com/zuowen/zhutizuowen/45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