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淡得失的人生智慧:从得之殇到失之痛的醒悟

人生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又何必执着于得与失的狭小天地?沉醉于一时的功成名就,或黯然于短暂的挫折失落,都不过是雾里看花,水中捞月。唯有淡泊名利,将得失视为人生旅途中的寻常风景,方能历经风雨,初心不改,青春永驻。

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将得失当作终点。年过四十,事业初有成就,工作稳定,技艺精湛,便满足于现状,失去前进的动力,不再追求更高的目标。这种状态,可称为”得之困”。单位高级职称名额有限,个人积分排名靠后,即便苦干数年也难有突破。既然晋升无望,又何必自讨苦吃?于是逐渐放松自我,随遇而安。这种心态,可称为”失之惑”。究竟为何如此?深入思考,令人警醒。

无论”得之困”还是”失之惑”,本质都是将得失视为终点。在这种错误认知下,或小有成就便沾沾自喜,躺在功劳簿上自鸣得意;或遭遇挫折便一蹶不振,不再敢尝试新的挑战。日积月累,心灵被束缚,人生陷入停滞,虚度光阴,浪费生命。

若将得失看作过程,便会发现它们既是终点,更是起点。得失只是人生旅途中的驿站,而非终点站。就像父辈们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无论晴雨,无论得失,年复一年,辛勤劳作。耕种与收获构成了农民的一生,丰收也好,歉收也罢,都是生命的一部分。既然如此,我们更应认清方向,淡泊名利,坚持不懈,永不停歇。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定南中,消除后顾之忧,这是人生的一个阶段;随后上《出师表》,北伐曹魏,这是新的征程。2020年,中国实现全面脱贫,脱贫攻坚战取得伟大胜利,这是历史性的里程碑;但乡村振兴仍任重道远,必须继续努力,开启新的篇章。

人生如列车,得失都是沿途的风景。不沉溺于某个站点的得失,才能抵达终点,赢得全程。苏轼曾言:”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这正是他面对得失的豁达态度。得失不过是河流中的涟漪,河水不会因涟漪而停步,人生又怎能因一时得失而停滞不前?唯有胸怀宽广,心态平和,心境澄明,才能淡泊名利,享受过程,收获丰盈的人生。

愿你将得失视为过程,阅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原创文章网址:https://www.gushiio.com/zuowen/gaozhongzuowen/44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