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许多年轻人都正经历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压力与冲击。我们常常因为力量不足而难以迈出一步,稍有不慎便如同断线的风筝,被命运的风浪裹挟着漂泊,陷入一场永无止境的流浪。成为风筝或许看似轻松,无需思考,只需任由风摆布身姿,然而最终却是灵魂支离破碎,化作漫天尘埃。既然无法前行,何不暂时驻足,化作一座沉默的雕塑,等待灵魂的回归。
成为雕塑虽然静止,却是一种内省的沉淀。当狂风肆虐时,我们需要文学来滋养心灵。莫言先生在《不被大风吹倒》中曾分享,自己童年辍学时,一本《新华字典》成为了他黑暗时光的灯塔。正是这本工具书,不仅教会了他知识,更陪伴他走过了那段苦涩的岁月。倘若没有它的出现,莫言的人生轨迹将截然不同,他或许永远无法拿起笔创作小说,更不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正如莫言所言:”越是艰难时刻,文学越是直击心灵。”在这些至暗的时光里,文学不仅能够沉淀我们的灵魂,更像是磁石般在内心激荡出火花,让雕塑的轮廓更加清晰,让灵魂更加独特。
当生活的狂风呼啸而至,我们需要用生活来夯实根基。莫言童年时曾目睹狂风肆虐,车轮飞速旋转,他惊恐万分。而爷爷却平静地告诉他:”风,使劲拉车吧,孩子。”风势愈猛,爷爷却始终紧握车把,纹丝不动,即使双腿颤抖,褂子被撕破也不退缩。他无法前进,却绝不后退,以雕塑般的姿态对抗风浪。这位老人与那位在海上紧握鱼竿的圣地亚哥老人何其相似,他们手中的车把与鱼竿,都是生活的象征。狂风过后,草只剩下了一棵;暴雨之后,鱼只剩下了半边。但他们都是胜利者,因为他们始终坚守生活,将灵魂融入日常,以雕塑般的姿态静静守护内心的宁静。只有真正扎根生活,吮尽生活的精髓,剔除无关紧要的浮华,灵魂的方向自然清晰可见。
面对生活的风浪,不妨放慢脚步,等待身后的灵魂。即使周围漂浮着无数断线的风筝,我们也愿意做一座不被大风吹倒的雕塑,在风雨中坚守内心的阵地,用沉默的力量诠释生命的意义。
原创文章网址:https://www.gushiio.com/zuowen/gaozhongzuowen/44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