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里有什么你看到的就是什么作文2022最新思考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流传着“眼见为实”的古老智慧,而佛家却提出“你心里有什么,你看到的就是什么”的深刻见解。这两种看似矛盾的观点,是否预示着在当今这个充满怀疑的时代,我们即将失去判断真伪的最后武器?答案并非如此。

当今社会信息爆炸,真假信息交织成一片混沌的洪流,足以遮蔽我们的所有感官。无数事件的重演不断消磨着人们追求真相的热情,虚假的现实与片面的真相交织在一起,使得眼见之物真假难辨。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失去了判断能力。在肉眼难以信任的当下,我们需要打开“心眼”,运用合理的推断、严密的逻辑、科学的常理以及缜密的思考与冷静的思维,铸就心中的双眼,从而不被虚幻所欺,不因情绪所激。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心眼”并非佛家所说的“心”。佛家所言“你心里有什么,你看到的就是什么”,并非否定心的作用,而是告诫人们不要被情绪与主观偏见所左右。佛所说的“心”是一种狭隘的主观主义,是一种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偏执思想。在先入为主的错误观念下,眼前所见只会使心中所想,甚至正常的行为也会被恶意揣测和擅加脑补,使他人成为主观情绪渲染下的牺牲品。正如莎士比亚笔下的黑人将军奥德赛,自卑与愤怒使他误会并扼死了他深爱的妻子。一次次悲剧和误会都告诉我们,切莫被心里的情绪与固有观念扭曲思想,而要保持眼中的清明。

此外,“心眼”的作用不仅在于判断,更在于提醒我们切莫忘记追寻真相的初心。在每一次的声讨中,参与者或许并未看清真相就参与其中,但他们心中对于公正与正义的追求依然难得可贵。与之相对的,在被伪真相折磨后,有许多人开始变得对外界的真伪开始麻木,走向各人自扫门前雪的另一个极端,成为冷漠的看客。这无疑也不利于真相与正义的发展。若是不以“心眼”为主,加强辨别能力与内心活力,社会在冷漠中只会渐渐异化,沦为“最后轮到我了,却不会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的悲哀境地。

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信仰,更是以心为眼,辨别真伪的能力,更是不变初心,追求公正真相的决心。我们要有不被冲动裹挟的冷静,有不被虚假消磨的真心。

让我们摘下有色眼镜,以心为眼,人人如明镜,让虚假无所遁藏,让真相不再迟到。

原创文章网址:https://www.gushiio.com/zuowen/gaozhongzuowen/44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