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传承中国式浪漫:神话变现实航天探秘宇宙

科技浪潮日新月异,古老传说在当代焕发新生,独特的“中国式浪漫”得以薪火相传。古有嫦娥奔月,今有嫦娥号卫星成功登陆月球,“广寒宫”成为“嫦娥”和“玉兔”着陆地的美名;古有中国神龙,飞龙在天,今有蛟龙号探测器深潜海底世界;古有悟空火眼金睛,今有悟空探测卫星……那些古代的幻想,在先辈的智慧与努力下,正一步步化为现实。

李白《蜀道难》中描绘的“五丁开山”传说,“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如今已化作西藏天路纵横的壮丽景象,雪域高原迎来坦途,高速铁路紧随其后,发展迅猛;《西游记》里描写的千里眼、顺风耳,今日化作55颗北斗卫星组网、5G手机全球通;庄子的《南华经》中列子御风而行的故事,如今化作中国高铁贯穿南北西东的奇迹……前辈们以科技的火炬,传递着“中国式浪漫”。许多大国重器的名字,都蕴含着独特的“中国式浪漫”,彰显着中国的独特魅力。

国之重器核导弹取名“东风”,源自《红楼梦》中的“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展现了中国国防科技不可战胜的信心与力量……2020年,我国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问世,求解数学算法高斯玻色取样只需200秒,而世界最快的超级计算机需时6亿年。200秒只是弹指一瞬,6亿年早已沧海桑田。这一突破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实现“量子优越性”的国家。我辈亦当接过科技之炬,传承“中国式浪漫”。

两千年前,屈原对日月星辰发出追问,写下长诗《天问》;两千年后,中国首次火星探测“天问一号”带着中华民族对真理的探索,开启漫漫征途。站在前辈的肩膀上,我们应拥有高度的国家自信和文化自信,更应具备宏阔的科学视野和文化眼光,以及攻坚克难的中国精神。探索永无止境,我辈任重道远。新时代的科技长征路,需科技与文化并重。中国,五千年文明博大精深,中国,大国崛起科技领先。我们要以科技为炬,传递“中国式浪漫”。仰望星空,探索未知,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有你,有我,中国永远浪漫。

原创文章网址:https://www.gushiio.com/zuowen/gaozhongzuowen/44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