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咻,嘿咻……”这个春节,我回到闽南的奶奶家过年,有幸跟随大姑丈学习制作米粿。打米粿是我们家乡一项重要的传统习俗,每逢年节庆典,家家户户都会亲手制作,不仅自家人享用,更会准备热气腾腾的米粿招待来访的亲朋好友,传递着浓浓的乡情与祝福。
大姑丈耐心地向我传授制作米粿的秘诀:首先需要将蒸熟的米饭充分松散,然后倒入特制的石臼中,接着用木制的大锤反复捶打。他强调,捶打的力度和时长直接决定了米粿外皮的韧性与口感——力度均匀、敲打持久,才能成就外酥内软的米粿。只见他双脚稳稳分开,双手高举木锤,随着富有节奏的敲击声,米团在石臼中逐渐变形。旁边的帮手们则默契配合,趁木锤腾空之际,用沾了清水的双手轻轻翻面,并确保锤头湿润,防止粘连。这一系列动作循环往复,直到米饭完全转化为富有弹性的米面团。
在馅料的制作上,大姑丈更是严格把关。他告诉我,优质的米粿馅料需要精选上等羊肉、牛肉搭配新鲜香菇、冬笋、黑木耳、香葱、豆干等食材,再辅以花椒、酱油、香油等调料精心炒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羊肉的处理:必须选用羊腿肉,用清水反复冲洗后,与姜片同煮片刻,才能有效去除膻味。而其他配料如冬笋、木耳、冬菇等,则必须选用当季最新鲜的,才能保证最佳风味。最后一步类似包饺子,但更具创意——将揉好的米面团搓成圆球,压扁成饼状,对折后填入馅料,再仔细捏紧半圆形的边缘。与需要烹煮的饺子不同,米粿的馅料已经预处理过,包制完成后即可直接享用。
看着一个个圆润饱满、形似金元宝的米粿整齐排列,我不禁好奇地询问大姑丈:”为什么我们要花费这么多时间和精力制作米粿呢?”大姑丈神秘地笑了笑,解释道:”米粿里特意加入了花椒和羊肉,在寒冷的冬季食用能起到暖身驱寒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米粿的形状和寓意都蕴含着美好祝福——它象征着财富如元宝般堆积,寓意着家财广进;同时圆滚滚的形状也代表着阖家团圆,幸福美满。”
我怀着期待的心情拿起一个米粿,轻轻咬下一口。外皮酥脆,内里软糯,米香与肉香完美融合,咀嚼后齿颊留香,令人回味无穷。这份亲手制作的美食,不仅满足了味蕾,更温暖了心灵。
除夕之夜,全家人围坐在温暖的灯光下,分享着这份充满爱意的传统美食。热气腾腾的米粿在每个人的手中传递,欢声笑语在屋内回荡。这一刻,我们不仅品尝了美食,更感受到了家人团聚的珍贵与幸福。
原创文章网址:https://www.gushiio.com/zuowen/zhutizuowen/47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