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青春释怀成长放飞希望

如果岁月真的将我染白,是否还能在时光的尘埃里寻觅到我曾经存在过的痕迹?记忆深处,那些年少的我们,是如此桀骜不驯,是如此……难以言喻的疯狂。 --题记

五岁那年,父母选择分居,将年幼的我推向了艰难的抉择。母亲温柔地问我:“孩子,你想和妈妈生活在一起,还是跟爸爸生活在一起?”我静静地站在原地,沉默不语。大多数孩子或许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母亲,可我,却与常人不同。是的,我选择了父亲,尽管我知道这个决定会让母亲伤心欲绝。那时的我,天真懵懂,并不懂得亲情的重量。

或许正是家庭的变故,塑造了我独特的性格。在人前,我总是展现出开朗活泼的一面,可转身回到孤独的角落,却又变得沉默寡言。尽管父母已经离婚,但他们从未停止过对彼此的爱,也从未放弃过对我的关怀。母亲没有再婚,父亲也是,我常常想,如果他们当初都选择了再婚,或许就不会有今天的我,至少不会如此深刻地体会到亲情的珍贵。

童年的时光,并不像童话故事里那样充满欢声笑语。我渴望的不是山珍海味,不是玩具礼物,而是父母温暖的怀抱,是家的温馨。父亲与姑姑住在一起,姑姑的丈夫,也就是我的姑父,在我记忆中早已模糊,只听母亲提起他是个善良正直的人。而八岁那年,奶奶的离世,更是让我痛不欲生。奶奶是我童年最温暖的依靠,她给予我的爱,占据了我心中的一半。

从此,父亲成为了我上下学的唯一陪伴者,这份特殊的经历,让我们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无间。记得五年级那年,我的叛逆期悄然来临,个性倔强,身边也聚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家人似乎对我的变化视而不见,或许是因为我刻意隐瞒得太深,在他们面前,我总是扮演着乖乖女的角色。那时母亲远赴他乡经商,我中午就在学校解决温饱,对学习毫无兴趣。即使老师指出我不是不聪明,而是不学,我也置若罔闻。我痛恨父母的选择,痛恨他们为什么要离婚,甚至痛恨全世界,痛恨所有看不起我的人。那时的我,像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女孩,天天打架,只要有人提及我的家庭,哪怕只是一个字,我都会用暴力回应,直到对方屈服。如今回想起来,那时的自己真是可笑至极。

直到小学即将毕业,我才逐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成绩单发下来的那天,母亲在校门口焦急地等待着我,我低着头,不敢直视她的眼睛。母亲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温和地说:“拿出来吧。”我犹豫着,试图推脱:“回家再拿吧。”母亲却坚持道:“不行,现在就要。”我无奈地交出了成绩单。母亲仔细地翻阅着,眼眶逐渐泛红。她轻轻叹了口气,说:“我一直以为你是最好的,我坚信我的女儿是最聪明的,你却让我如此失望……”那天晚上,母亲与我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谈话。她坦诚地表达了自己的歉意,承认自己当初的离婚决定对我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我也终于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向母亲郑重承诺:“从初中开始,我会努力,我会好好学习。”从那时起,母亲对我更加关爱,她始终给予我鼓励和支持,她相信我,我能行。初中,我进入了明德中学,这是父亲为我精心挑选的学校,离家近,方便照顾。初入校园,我便下定决心要弥补小学的不足,每个周末,我都会去补习我最薄弱的数学科目。那段日子虽然辛苦,但我从未想过放弃。

我要感谢我的母亲,在我迷失方向时没有放弃我,用爱将我拉回正轨。我要感谢我的家人,他们的支持是我前进的动力。我还要感谢那些曾经嘲笑过我的人,是你们的目光让我更加坚定,是你们的质疑让我不断成长。如果没有你们,就没有今天的我。

原创文章网址:https://www.gushiio.com/zuowen/zhutizuowen/47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