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往往只记得珠穆朗玛峰作为世界最高峰的荣耀,却鲜少知晓其后的第二高峰究竟为何山。人们只颂扬第一个征服珠峰的英雄,却轻易将第二个登顶者遗忘在历史的尘埃中。倘若没有茨威格的笔触,阿蒙森作为第一个抵达南极的探险家的光环将永远笼罩斯科特这位同样伟大的“第二人”。这种“只记第一,遗忘第二”的现象,以及由此滋生的“只认第一,不认第二”的社会心理,在我们的时代依然普遍存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选择和价值判断。
我们常言“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这并非意味着所有士兵都注定成为统帅。当无法成为万众瞩目的“第一人”时,我们是否仍能坦然接受“第二人”的身份?“第二人”究竟蕴藏着怎样的生命价值?在自然界中,当体型庞大的胡蜂企图入侵蜜蜂的蜂巢时,一只工蜂会勇敢地率先出击,用身体缠住入侵者。随后,更多的工蜂紧随其后,最终凭借集体的力量将胡蜂驱散。那只率先冲锋的工蜂固然令人敬佩,但那些紧随其后的工蜂同样值得赞颂。正是无数“第二人”的英勇行为,成就了“第一人”的伟大,共同铸就了胜利的辉煌。
“风行草偃,从化无违”,社会道德的进步既需要引领者的率先垂范,也离不开追随者的积极响应。在江苏南京,当地电台播报有人抢劫奥迪车的消息后,多名出租车司机迅速响应警方的号召,合力围堵涉案车辆,最终成功将其拦截。在河北保定,“良心油条哥”刘洪安坚持不用剩油炸制油条,他的高尚行为感召了越来越多的油条店效仿,最终形成了“良心经营”的良好风尚。无数事实雄辩地证明,正义之所以能够战胜邪恶,光明之所以能够战胜黑暗,善美之所以能够战胜恶丑,正是因为无数“第二人”汇聚成了推动社会向善的正能量洪流。
成为“第二人”绝非盲从附和,而是一种积极的价值选择。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而改之,始终朝着正能量的方向迈进。倘若“上梁”不正,下梁自然跟着歪斜,当有人以送礼请客为常态时,其他人也纷纷效仿,最终导致违纪违法行为蔓延成风。如果第一个哄抢交通事故中散落物品的人被“第二人”挺身而出制止,而不是加入哄抢的行列,是否就能有效阻断这种不良风气的传播?正是无数“第二人”做出的正确选择,共同熔铸了道德向上、人心向善的社会中坚力量。良好的社会风气需要每个人共同守护,每道“梁”都经得起考验,无论是政治生态还是社会风气,才能避免出现裂痕和崩塌。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人的一生究竟要成为怎样的人,成就怎样的事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选择。无论身处何种职业,无论面对何种环境,只要能够见贤思齐、付诸行动,那么“第二”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原创文章网址:https://www.gushiio.com/zuowen/gaozhongzuowen/44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