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一场充满未知的旅程,从启航的那一刻起便永不停歇。沿途的风景变幻莫测,而每一次转折,都化作人生画卷中一道独特的美丽剪影。 ——题记
《红楼梦》中为元妃省亲而建的大观园,堪称园林艺术的巅峰之作。任何懂得建筑艺术的人都明白,这座园林巧妙运用了”障景”的营造手法。这种看似简单的技巧,其实蕴含着深刻的智慧——在观赏美好景致之前,先设置一道屏障阻隔视线。表面上看是遮挡,实则却能在瞬间带来豁然开朗的惊喜体验。当视线被暂时阻挡时,人们往往在心理上产生更强烈的期待;而当屏障被移开,眼前豁然展现的壮丽景色,会在强烈对比下给人带来难以言喻的愉悦感,令人回味无穷。
大观园落成后,众人纷纷为园中桥亭题匾。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中取”翼然”二字,因亭子如鸟翼般轻盈;贾政却认为”此亭压水而成”,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提炼出”泻”字,最终有人附和为”泻玉”之妙;贾宝玉则独出心裁,提出”沁芳”二字,既点出花木倒映水中的雅致,又暗合元妃省亲的含蓄寓意,深得贾政赞许。”沁芳”二字,不仅描绘了花影绰约的景致,更暗喻了元妃省亲的珍贵时刻,可谓用心良苦。
无论是园林设计还是匾额题字,都体现了中国文人墨客追求的意境之美。”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句诗道出了艺术创作的精髓,也是无数人的人生哲学。画家笔下的幽深意境,摄影爱好者苦苦追寻的绝美瞬间,园林设计师精心营造的别致景致,乃至生活中人们解决问题时采用的迂回策略,无不体现着”曲径通幽”的智慧。
在这条蜿蜒的小径中,”幽”的意境最为动人,”美”的体验往往诞生于回转之间。林中的幽径之所以富有诗意,正是因为那些曲折的转弯;一部精彩的电影,一本耐读的书籍,往往在情节的跌宕起伏中引人入胜;《飘》中的女主角思嘉丽,从娇弱的千金小姐蜕变为坚韧的铿锵玫瑰,这样的转变让这部作品成为经典;《呼啸山庄》中的希勒克里夫,从纯真少年沦为复仇恶魔,这场因爱而起的悲剧令人震撼。这些文学作品的转折,都让我们深刻领悟到作者的匠心,从中获得启迪。
文学作品中的人生转折是虚构的,而现实生活中的转折却无比真实。虽然有些转折令人痛苦,但最终却成为生命奇迹的基石。苏轼一生风雨坎坷,却以”风雨任平生”的胸怀欣赏着人生曲径的幽美——既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也有”欲把西湖比西子”的淡泊。正是这些人生转折,造就了这位有血有肉的大文豪。
“曲径通幽”的人生启示我们,面对生活中的磨难挫折,应当保持平和的心态。正如俗语所说”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又一村”,只要我们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小径,就能发现其中蕴藏的无限美好——这是未经磨难的人无法体会的境界。
蜿蜒曲折的小径,往往通向自然界最幽美极致之处。王安石曾说:”世之奇伟瑰怪常在于险远,而人所罕至焉。”这里的”幽”本身就蕴含着”罕”与”静”的特质。要欣赏壮丽的日出,就必须攀登蜿蜒的山峰;要寻找清幽的古寺,也需穿越无数曲径。然而,并非人人都能坚持最初的梦想,只有那些勇于穿越这些蜿蜒小径的人,才能欣赏到这些自然界的幽美极致。”曲径通幽”需要用勇气和耐心铺设。
原创文章网址:https://www.gushiio.com/zuowen/gaozhongzuowen/44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