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字的罅隙间,凝望彼岸花朵的绚烂与寂灭。人与自我在静谧中相忘,唯有沉默作为唯一的回响。安妮的五部作品于去年一月集结再版,她称这是五本书的缘分到了汇聚的时刻。
《彼岸花》是安妮创作序列中较早问世的一部。她以女童般纯真的笔名随意落款,仿佛在游戏人间中不断自问自答。与其他作品一样,《彼岸花》也在是非纷扰的争议声中前行。她如同孤僻而执意的旅人,始终追寻着内心的目标,在两个世界之间徘徊,却从未真正找到归宿。封面选取山茶花,流线型的传统图案勾勒出优雅的轮廓,杏色作为底色,象征着新的起点。她重新描绘出选定的色彩,自在而坦然,仿佛一切从未改变,一切依旧如初。
继《告别薇安》之后,安妮零星地探讨着那些长久萦绕心头的问题,而《彼岸花》则是一段持续深行的旅程。关于童年与死亡,热爱与决绝,纠缠与解脱……安妮坦言,之前的作品都像是独自出发时的懵懂姿态,带着单薄的锐利,容易破碎,因而充满疼痛。她希望《彼岸花》能给读者带来不同的感受——不再是一波波激荡的潮水,而是一片深邃莫测的夜海,华灯初上,烟火缭绕,寓意无穷。映照着人对春日花鸟的屏息凝视,前行之后,回首已无归途。
安妮长时间沉浸于彼岸世界的构建。乔的邂逅,她要为爱人放映属于自己的电影,她说观众将看到真实的自己。年长者看到盛放,年少者看到枯萎,失望者看到甜美,快乐者看到罪恶。故事中的乔,正是我们生活中的缩影。还有南生,那个来自山顶的女孩,她记得凝固的血色,瞬间即逝的湮灭。安妮以平静的笔触记录南生眼中的死亡:急促的刹车让轮胎在马路上摩擦出刺耳的尖叫,站在马路上的女孩目睹一群黑色飞鸟低飞远去……消失与经过的时光流离失所,除夕夜烟花绽放,南生以最悲喜交织的方式用绚烂光芒照亮死亡的天空。繁华落尽,如花盛放,最后的散场似乎早已注定,回归一个人的生活,前往未知的远方。
《彼岸花》的故事性极强,那是一条充满流离失所的旅途。读者会联想到自己选择的生活,有时美好,有时恐惧,有时甚至滋生恨意。其实,幸福始终是一种幻觉,一切在幻象中起伏不定。故事内外,安妮始终要求自己做一个富有同情心的叙述者。她见过那些带着创伤却无法示人的感情,一些人盲目生活却找不到出路,痛苦背后必有强大的理由。安妮试图在《彼岸花》中展现这种真实,却从不加以评判。
我们都不应相信人性有判断是非的标准,也不必全然相信所有的倾诉。即使微小如偏僻山谷中的幽蓝湖泊,雁鹄飞过,风平浪静,从无留下痕迹,看似无用;却也如同夜色里才被发现的萤火,属于时间深处,黑暗本身,就是最初的纪念,写给自己。这就是安妮的文字,她的倾诉,她的生命。
只有心知道,岁月从不宽宏。青春转瞬落根结果,花影缭乱已成过往,浓烈黯然终将消散。时光里只剩下流云幽幽,青山深深。安妮在上海写完《彼岸花》,完成了对自身的倾诉。摘除面具,敞开心扉,卸下包袱,重新出发。
离开上海的那个夜晚,她在虹桥机场看到一抹灰紫色的晚霞。透过飞机的窗俯瞰,地面上的城市灯火辉煌,霓虹流动。上海这个华丽庞大的都市,在夜色中宛如一艘空船。她对这座城市的倾诉已经完成,是时候告别了。云层里流动着绵延的时光,它像一条河,平静之下是奔腾不息的暗流。我们观望对岸,等待泅渡,看到彼岸盛放的花朵,却无法抵达,那是一种巨大的空虚感,充满了对生命的质疑与无言。
只愿世间风景千般万种熙攘过后,字里行间,亦能观望见彼岸的花朵。人我两忘,相对无言。
原创文章网址:https://www.gushiio.com/zuowen/zhutizuowen/45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