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远方:
你还好吗?疫情来袭,我们远隔千山万水,无法相见,但书信却能跨越时空,传递我们的友谊。上次信中我们探讨了“变与不变”的话题,这次我想与你分享我的思考。在这段特殊的时光里,我们是否都发生了改变?我们戴着口罩,保持距离,口中常挂“防疫”“消毒”,生活轨迹也因此重塑。然而,我们又始终未变——共克时艰的精神穿越古今,家国天下的信念坚如磐石。变与不变,都指向同一个目标:战胜疫情,守护山河安宁,让家国永沐祥和。二者看似殊途,实则同归。
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有些事物必须改变,也值得改变,举国上下都在为此付出牺牲。2020年春节前,除夕夜,数万医疗工作者星夜驰援武汉,无数医护人员舍弃与家人团聚的时光,奔赴抗疫前线。他们深知,为了祖国,这点牺牲是必须的。14亿人居家隔离,非必要不外出,这场人类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隔离,持续了近两个月。我们的生活习惯——晨练、夜跑、聚会、遛狗——都被彻底改变。但没有人抱怨,因为我们明白,为了守护生命,为了家国,这点改变是值得的。甚至在全球范围内,人们开始尝试网上学习、网上办公、自己做饭……每个人都在适应变化。开学归来,身边的同学虽不能像从前那样亲密无间,但对老师、对校园服务人员的理解却更深了——这也让我们迅速成长。
中国很幸运,总有一些勇敢的人守护着这片土地。中国人恒久的勇气与精神,在基辛格笔下,在本次疫情中更是熠熠生辉。只因中流砥柱众多,故能千古振英声。良知、感动、理性、正直,这些品质从未改变。正是这些精神力量,塑造了一个个“里厄”——无论是挂帅出征的钟南山院士、直言发声的李兰娟院士,还是护士、职员、记者这些默默奉献的普通人,他们都是坚实的生命力量,以情义丰满的血肉之躯,构筑起武汉的精神城墙。
这是中国的不变。从孔孟之道到颜真卿、海瑞的忠烈,从陈天华、孙中山的爱国情怀到“兼济天下”“粉身碎骨浑不怕”的担当,再到“两弹一星”精神、女排精神,家国一体的信念、荣辱与共的精神从未改变。中国人是不畏艰险、勇克时艰的龙的传人,这一事实,千年如一。
变体现的是力量与智慧,不变体现的是心性与信念。变与不变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相辅相成。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精神。唯有灵活变通与执着坚守并重,才能正确回应疫情之下“觅渡觅渡觅何处”的叩问,守护家国平安。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在寒冬中,不做逐波逐流者,也不做无谓的坚守者。如此,待春回大地时,方能感叹:明媚春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远方,不知你是否认同我的想法?盼来信,共勉之。
此致
敬礼
同学:小新
2022年X月X日
原创文章网址:https://www.gushiio.com/zuowen/chuzhongzuowen/41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