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IFT 首席创新官 Tom Zschach 近期对 Ripple 技术及 XRP 在全球银行跨境结算领域的适用性提出了尖锐质疑。他认为,尽管 Ripple 试图通过其区块链解决方案推动支付革命,但传统金融机构可能难以接受将结算终局性完全外包给一个非存款、非监管的外部代币系统。Zschach 指出,银行的核心顾虑在于数据安全与合规性,若代币化存款和受监管的稳定币能够实现规模化应用,银行更倾向于采用自家发行的工具进行跨境结算,而非为 XRP 等第三方支付渠道支付”过路费”。
在当前金融生态中,法律框架的缺失、隐私保护机制的不足以及监管体系的模糊地带,构成了银行继续依赖 SWIFT 的关键因素。Zschach 强调,信任始终是金融交易的基石,而 SWIFT 凭借其数十年的运营历史和完善的监管体系,在信任层面仍占据显著优势。相比之下,Ripple 等新兴技术虽然具备创新潜力,但在建立同等程度的信任基础前,难以撼动 SWIFT 在全球银行结算领域的垄断地位。这一观点也反映出传统金融机构在拥抱金融科技时的谨慎态度——技术先进性必须以合规性和安全性为前提。
这一争议背后折射出跨境支付领域的技术与监管博弈。一方面,Ripple 等区块链技术提供商正努力说服银行界接受其去中心化解决方案的效率优势;另一方面,银行则坚持在确保合规的前提下逐步推进数字化转型。Tom Zschach 的质疑实际上点明了金融创新必须跨越的三大障碍:法律认可度、隐私保护能力和监管兼容性。只有当这些”信任层”得到完善,区块链技术在跨境结算领域的应用才可能迎来真正的突破。这一发展路径预示着未来几年全球支付体系将进入一个技术标准与监管框架同步演进的复杂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