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管理局近日发布《RWA 产业白皮书》,为资产代币化市场提供了系统化的指导框架。该文件明确提出了资产筛选的标准,有力回击了市场长期存在的“万物皆可 RWA”的盲目论调。白皮书强调,并非所有资产都适合进行 RWA 代币化,只有符合特定条件的资产才能成功实现规模化落地。
要成为合格的 RWA 代币化资产,必须同时满足三大核心门槛。首先,资产需具备价值稳定性,确保其在数字化过程中仍能保持可靠的资产价值。其次,法律确权必须清晰明确,保障资产所有权的合法性和可追溯性。最后,链下数据需要具备可验证性,这是确保代币化过程透明、可信的关键环节。
现阶段,白皮书重点覆盖了五类主流资产类别。第一类是金融资产,包括黄金、债券、基金等传统投资产品。第二类是新能源资产,以光伏发电为代表,推动绿色能源的数字化进程。第三类是不动产,涵盖房地产等大型固定资产,为传统地产市场注入新活力。第四类是无形资产,如碳信用、数据资源、知识产权等,这些新兴资产类型有望通过代币化实现更高效的流通和配置。第五类是算力资产,以 GPU 硬件为代表,为数字经济的算力需求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该白皮书的发布,不仅为 RWA 代币化市场划定了清晰的边界,也为资产数字化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通过明确筛选标准,有助于避免市场盲目扩张,推动 RWA 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未来,随着更多符合标准的资产加入代币化行列,RWA 将在金融创新和产业升级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