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孟岩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FkYKAmvNE7JivHN5Q-HQDQ
 
声明:本文为转载内容,读者可通过原文链接获得更多信息。如作者对转载形式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按照作者要求进行修改。转载仅用于信息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鼓狮快讯观点与立场。

八月初我应 Uweb 邀请到香港授课,课程本身只是一天,但是因为听朋友说现在香港稳定币和 RWA 非常之火,所以我特意多待了几天,拜会了一些行业人士,也约了一些新老朋友见面,主要是了解香港的稳定币及 RWA 行业形势,所见所闻所议,对我冲击不小,也带来一些思考,趁着记忆犹新,写下来与同行探讨。
 
我写文章有一个毛病,就是篇幅太长。现在的人没耐心读特别长的文字,篇幅过大影响阅读兴致。而这篇香港行记,因为想到的事情比较多,写出来篇幅会更长。所以我把文章切成三部分发表。
 
第一部分是关于香港和新加坡作为亚太地区 crypto 产业双中心的趋势变化。
 
第二部分是对于香港稳定币和 RWA 产业发展的一些思考。
 
第三部分是就“代币经济”和“币股联动”两个热门话题的一些思考,特别是与肖风博士见面交流后的一些新想法。
 
 
 
1. 一收一放,新港攻守之势易也
 
自从 2010 年代中期 crypto 行业萌芽以来,香港和新加坡一直都是亚太地区的两个最为活跃的地区。两者都是全球离岸金融中心,本身就有良好的金融基础,大量专业的金融人才,以及开放灵活的政策。所以长期以来,在华人 crypto 圈子里,应该选择哪一座城市作为发展基地,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不过在过去三四年间,新加坡的优势是明显的,大批的华人从业者来到新加坡居住和工作,在一座面积约等于一个海淀区加半个朝阳区的小岛上,建立了一个辐射全球的 crypto 生态之都,孕育出一大批知名项目,且具有不错的连贯性。而提及香港的 crypto 产业,则除了近几年来新政开出的几多新花之外,只能由此上溯到 2010 年代中叶的 Bitfinex 和 BitMEX 以及早已搬迁更名的 Crypto.com 了。
 
去年十一月我在参加完新加坡金融科技节之后曾经到香港出差,当时的感觉是香港在 Web3 方面虽然有政策优势,但无论是人才密集度、认知还是讨论氛围都远逊于新加坡。我约了几个香港本地的同行交流,他们都劝我不要对香港的 crypto 有什么过高的期望,其中一位同行总结说,香港仍然对曾经沧海难为水而又落花流水春去也的传统金融深深眷恋,至于这场天上掉下来的 crypto 包办婚姻,香港的态度是不拒绝、不承诺、不投入真感情。准备离开香港的时候恰遇一场秋雨,我坐在中环双层老电车上观望这座深刻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城市,油然而生一种萧瑟秋风、路在何方的迷茫感。
 
时间过去不过八九个月,再次来到香港,气氛完全变化。随着美国及香港本地的稳定币立法,以及由此驱动的股市和币市行情,香港现在人人热议稳定币和 RWA,每张饭桌上都在讨论最近的行情和市场传闻,传统金融的巨擘们开始积极参与 crypto 机遇,一大批传统互联网和 AI 的创业者奔赴香港寻求 Web3 融合之道,来自传统行业的很多具有前瞻眼光的企业家也开始关注 crypto,甚至我们在酒店大堂里讨论稳定币和 RWA 也会引来旁人好奇的询问与交流。此种盛况,2018 年之后好像就没有体验过。来港之前,我猜测目前全球 crypto 的中心在纽约,但正好我熟识的一位华尔街银行家刚刚从纽约到香港,他对我说,香港的 crypto 热度远超纽约,所以如果以热度来排名的话,现在的香港绝对是全球第一。
 
六月中旬我去过一次新加坡,加上我们的稳定币支付技术公司也设在新加坡,因此对新加坡的情况也有所了解。众所周知,今年六月份,新加坡金管局(MAS)针对数字货币支付行业明显收紧监管,随之新加坡 crypto 行业感到一波寒意。有传言说涉及 crypto 的一些家办基金在注册时遇到一些麻烦,而相关从业人员在申请工作居住签证乃至永居身份时都遇到更严格的审查。这些传言未必属实,但已经造成一些实质性的影响。不少 crypto 从业者近期从新加坡离开,而其中相当一部分来到香港。由此所带来的一个立竿见影的后果,就是行业相关的活动、会议,立刻出现此消彼长的势头。据说新加坡一年一度的 Token 2049 今年在招商方面遇冷。
 
就拿这次 Uweb 的授课做一个抽样分析。Uweb 现在肯定是华人世界里区块链和数字资产培训的第一品牌,其师生群体相当具有代表性。过去 Uweb 的课程,即使是在香港授课,讲师和学员当中也有相当大的比例来自新加坡,但是这次不但来自新加坡的比例有下降,而且据我与他们的交流,其中不少都在考虑搬到香港来。
 
所以现在可以有把握地说,与去年年底相比,香港和新加坡的 crypto 产业的发展势头在短短几个月内发生了对调。也许在存量方面,新加坡还是更加雄厚,但是看增量和发展速度,香港已经反超。
 
在香港与一些朋友论及此事,很多人欣喜之余,都对与新加坡的政策选择表示困惑。回想 2022、2023 年,整个行业因为 Luna 崩盘、三箭资本倒闭以及 FTX 崩溃等一连串黑暗事件陷入深度的绝望和负面舆论之中,正是新加坡以开明灵活的态度给大批深处低谷的从业者一席容身之地。为何当 crypto 行业开始全面走向正规的时候,新加坡却如此大方地为他人做嫁衣,将一个潜力产业拱手让予香港呢?本次香港之行,这是同行交流之中的一个热门讨论题目。
 
新加坡政府一向以明智著称于世,我相信这一定是深思熟虑以后的选择。不过我当然无法得知具体原因,所以在这里也只能提供几个我听到的解释。
 
第一个解释是“定位论”。虽然新港均为亚太地区离岸金融中心,但是两者定位并不相同。早在 1980 年代,《经济学人》杂志就提出一对有趣的说法,将新加坡比拟为“亚洲的瑞士”,注重财富的避险与保值,而将香港的比作“亚洲的华尔街”,偏重资本市场和投融资功能。从现在美国所引导的 crypto 发展方向来看,通过比特币和稳定币这两条腿站稳脚跟之后,下一步明显要向交易和应用方向拓展,这更符合香港的定位,所以新加坡主动“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以为此说法虽然很深刻,但是需要打补丁。因为过去几年新加坡对于 crypto 的态度非常积极,难道他们此前没想到这一点,直到今年才突然发现 crypto 与自己的国家定位属相犯冲吗?
 
第二个解释是“新政说”,就是指今年刚刚在新加坡大选中获胜而上台执政的黄循财政府偏爱 AI,而对 crypto 无感,甚至在大选期间曾指责该产业为新加坡国家声誉带来负面影响,因此目前对 crypto 产业的收紧体现了新政态度。这个解释比较表面,因为支持 AI 并不意味着就要对 crypto 弃之如敝帚,而为了国家科技大战略放弃竞选辩论期间的主张也是政治家常态。以人民行动党的成熟度,不可能在这个问题上作茧自缚。
 
第三个解释是“避险说”,指新加坡政府在特朗普上台后,研判中美博弈进入新的时期,需要格外谨慎地对待金融相关的风险。由于 crypto 技术在支付和金融领域的颠覆性,会导致相当长一段时间里,crypto 产业给传统金融监管以及国际反洗钱、反金融犯罪机制引入巨大冲击与风险,因此新加坡政府经过权衡,决定对相关产业施加更严格的限制,这也是合理的考虑。
 
这最后一种解释在我看来比较符合逻辑,但还需要加一个补充,即新加坡当局尚未最后确认 crypto 技术的意义及前景,选择了谨慎的态度。
 
新加坡金融产业的独特优势就是能在中美两个超大经济体之间扮演桥梁的特殊角色。这个优势的持续,依赖于两个大国对其定位的认可。有这个定位,中美两国经济和金融界可以在战略竞争的大形势之下,通过新加坡进行事实层面的合作与融通。据了解情况的朋友介绍,2020 年以前,新加坡立国五十五年之间,一共也只有四百多个家办基金。而自 2020 年起,新加坡每年要收到近两千个家办基金的注册申请,批准成立家办基金一千多个,短短几年已经有数千个家办落户新加坡,带来大量资金。据透露现在每年有数千亿美元外国投资滚滚而来,而新加坡也多年名列中国最大的外资来源国。只要新加坡的这个桥梁的定位得到持续认可,新加坡人每年不旋踵就能获得泼天的财富。反之,任何一方,尤其是美国,如果不再认可新加坡金融的特殊地位,对新加坡来说就将是灭顶之灾。据说,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 今年将对新加坡进行一次合规评估,这关系着新加坡的国之命脉。在这种情况下,新加坡政府选择持重谨慎的态度,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AI 同样也具有巨大的颠覆性,将 AI 深度应用于传统金融,也会给反洗钱、反欺诈等目标带来巨大风险。不但如此,按照现在 AI 与金融的融合方式来看,是以效率优先,由此可能带来的更严重的问题是加剧金融不平等,与“普惠金融”的日程背道而驰。那么为什么新加坡当局毫不犹豫地支持 AI 的发展,难道他们就不担心 AI 的风险?
 
我以为主要的原因是新当局确认 AI 大势不可挡,只有加入并且积极引领,才不至于更加被动。同时,AI 在技术上似乎给人一种“更具可控性”的印象,虽然我认为这个印象长期而言极不可靠,但当前很多人就是这么判断的。
 
相比之下,crypto 并未如此令人信服。虽然美国特朗普政府力挺 crypto,但是至少在其他国家的决策者看来,要将 crypto 当成无可置疑的未来科技趋势,说它能带来巨大收益,目前还缺少实质性的证据,反而是风险和破坏性,经过过去十几年的实验,倒是确凿了。
 
新加坡是见识过这种风险和破坏性的。上面提到的 2022 年的三个黑色事件都源自或者波及到新加坡。而在特朗普上台之前,在全球金融监管圈,对于 crypto 的警惕与敌意几乎结成坚冰,不光是新加坡,很多国家的科技政策决策者都得出“区块链技术无前途”的结论。风险确凿而前景不明,所以新政府厚 AI 而薄 crypto,情理之中。
 
那么是不是说香港政府就笃定了 crypto 的价值呢?我看也未必。当今世界,大概只有美国白宫和国会山一小部分政客自以为想明白了这件事,其他经济体的决策者,在这个事情上可能都还在举棋不定,乐观者将信将疑,悲观者嗤之以鼻、冷眼旁观,而等着看笑话的人,也绝非稀有。从这次香港颁布的稳定币监管条例来看,香港金融监管当局虽然对 crypto 态度积极,但落到实际政策,并非没有顾虑。只不过今天香港所处的外部形势截然不同。香港曾经也拥有与新加坡类似的离岸金融中心的地位,甚至长期居于其上,但近年来这个标签逐渐褪色。要想重振雄风,承袭常规只会持续被动,必须剑走偏锋,敢于大胆创新,在金融新疆界中一决雌雄。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对于 crypto 的推动,已经提供了足够的外部激励,足以推动香港向前大胆迈进。
 
推而广之,我认为对 crypto 技术的定位,是当今全球各主要经济体仍在纠结的核心问题。究竟 crypto 是不是新一轮科技革命中的核心组成部分?这才是关键问题。当前除了美国之外大多数经济体的决策者,对于这个问题的态度是“且疑且惧”。疑的是 crypto 技术的真实价值,尤其是相对于现有 Web2 FinTech 的真正优势,是否确凿。惧的是万一,哪怕只是万一,自己看走了眼,crypto 竟然真的是本次科技创新的重要环节,那么由于战略误判而导致国家科技和经济战略出现重大踏空,重蹈苏联在半导体和日本在移动互联网产业的覆辙,那后果就难以承受了。
 
我与 crypto 领域的大多数同行一样,对这个问题当然毫无疑问。我们不但认为 crypto 技术是本轮科技革命的重要成分,而且它还不是普通的“重要成分”,而是具有全局影响的催化剂。它可以与 AI、机器人、新能源、物联网以及生物医药等领域深度融合,加速和改变这些科技的发展轨迹。举一个例子来说,AI 现在当然还在烧钱阶段,但如果未来建立起盈利模式,那么我敢断言,继续像今天这样让用户刷卡交月费的 AI 是一个形态,而能够接受 crypto 实时流支付,并为数据及资源的贡献者提供激励的 AI 则将完全是另一个更高层次的形态。两个形态如果在同一个市场竞争,前者将遭受降维打击。再例如,一家机器人创业公司当然也可以用现在的方式来融资,但是如果它的竞争对手以正在由美国 CLARITY 法案所推动的新方式来融资和发展市场,则前者恐怕连后者的车尾灯都看不见。
 
但这些只是我们的看法。君不见直到今天,仍然有大量的科技意见领袖和 FinTech 行业人士铁口直断 crypto 及区块链技术除了助长赌博炒作之外,毫无实际价值,质疑特朗普政府推动 crypto 的发展纯粹出于不健康的私利动机。我们并不能要求决策者偏听于我,因此只能对政策的犹豫与摇摆报以理解之同情。就同行来说,与其声嘶力竭的争辩,不如抓住美国和香港的有限空间,真实做出几个无可争议的成功案例来。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教就会。Crypto 如果真有前景,我们就应该亲手证明。
 
近来围绕 crypto 的新港双城故事,出现了峰回路转的局面,我想大概是这样一些逻辑。两个金融大城,都基于自己所处的位置作出了眼下看来最明智的选择。至于说历史站在谁那一边,双方会不会很快调整姿态,那就不光要看运气与时势,还要看我们这些构建者(builders)如何作为了。

最新快讯

2025年08月10日

22:42
最新消息来自权威区块链安全平台Scam Sniffer,一则令人震惊的加密货币诈骗事件刚刚发生。就在11小时前,一名Aave用户在未能仔细辨别的情况下,签署了一份伪装成合法协议的恶意"许可证"钓鱼签名,最终导致其账户中的价值高达343,389美元的aEthWETH被盗。这一事件再次敲响了加密货币安全防护的警钟,提醒所有用户在参与DeFi操作时务必保持高度警惕...
22:37
京东科技集团近日正式发布稳定币链上活动策划岗位招聘公告,旨在通过专业人才团队打造全新的链上增长战略体系。此次招聘的核心职责涵盖四大领域:首先负责制定并实施稳定币链上增长战略,通过精细化运营手段提升资产流动性;其次需深入分析链上数据,建立数据驱动模型优化市场策略;第三要积极拓展与DeFi协议、去中心化交易所(DEX)、借贷平台等生态伙伴的合作网络;最后还需策划...
22:37
新火科技控股最新公告重磅发布 8月10日(UTC+8)消息,这家创新科技企业正加速全球化合规布局,计划全面升级香港地区合规牌照体系,并启动全球范围内的牌照申请、收购与升级战略。据公司内部人士透露,这一系列举措旨在进一步巩固其国际市场竞争力,为未来业务拓展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行业合规发展的先行者,新火科技此次战略升级将重点聚焦香港这一国际金融中心,通过完善现有...
22:37
香港金融管理局近日发布《RWA 产业白皮书》,为资产代币化市场提供了系统化的指导框架。该文件明确提出了资产筛选的标准,有力回击了市场长期存在的“万物皆可 RWA”的盲目论调。白皮书强调,并非所有资产都适合进行 RWA 代币化,只有符合特定条件的资产才能成功实现规模化落地。 要成为合格的 RWA 代币化资产,必须同时满足三大核心门槛。首先,资产需具备价值稳定性...
22:37
鼓狮快讯最新消息:美国副总统卡玛拉·哈里斯近日公开表示,美国正在积极斡旋,计划安排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进行面对面会谈,以探讨结束当前冲突的具体时间表。这一重要表态显示出美国在推动俄乌冲突和平解决方面的最新努力,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哈里斯强调,美国政府正通过多渠道沟通,为双方创造对话条件,希望双方能够坐下来,以和平方式解决分歧。分析人士认...
22:37
鼓狮快讯重磅报道: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近期发表重要声明,明确指出加沙地带即将实现非军事化目标,并详细阐述了以色列结束当前冲突的五大核心原则 首先,内塔尼亚胡强调哈马斯必须全面解除武装,确保所有被扣押的人质得到安全释放。其次,加沙地带将彻底非军事化,以消除潜在的安全威胁。第三,以色列将在加沙地带实施强有力的“压倒性安全管控”,确保地区稳定。第四,将组建一个...
22:36
鼓狮快讯重磅消息:据 Onchain Lens 最新监测数据显示,一位沉寂三年之久的加密货币大鲸鱼近期将其持有的 4736 枚 ETH(当前价值高达 1984 万美元)全部质押至 Kiln 网络中 据悉,这位鲸鱼投资者早在 4 至 5 年前便以约 912 万美元的惊人成本囤积了这些 ETH 资产,如今通过精准的时机把握,其投资组合已实现令人瞩目的浮盈 1...
22:36
鼓狮快讯重磅报道:人工智能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造财富神话。据权威财经媒体CNBC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10日,AI领域已诞生数十位新晋亿万富翁,其财富创造规模堪称近代史上最惊人的繁荣景象。今年Anthropic、Safe Superintelligence、OpenAI和Anysphere等明星初创公司接连完成巨额融资,不仅将自身估值推向历史新...
21:42
鼓狮快讯重磅报道:Babylon 基金会正式宣布社交空投分配工作已圆满完成。根据官方公告,所有符合条件的参与者若已成功完成空投注册流程,其应得的代币现已成功发放至各自注册的 BABY 地址。此次空投分配的顺利完成,标志着 Babylon 基金会在社区建设与用户激励方面迈出了关键性步伐,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区块链领域的领先地位。对于已成功接收到代币的参与者,建议立...
21:35
鼓狮快讯重磅报道:在数字货币领域迎来又一个重要里程碑之际,美股上市公司 Strategy 于8月10日通过 X 平台正式宣布,其比特币策略实施五周年纪念活动圆满落幕。这一标志性时刻不仅彰显了 Strategy 在加密投资领域的深厚积累,更体现了其长期坚持创新与稳健发展的坚定信念。 Strategy 在官方帖文中回顾了自2018年启动比特币策略以来的发展历...
21:35
鼓狮快讯最新市场分析: 近期4小时K线数据显示,价格较2025年8月10日0时大幅下跌,成功穿破同日4时形成的低点,较8月9日8时进一步下探。当前K线形态呈现空头吞没特征,最后一根K线为阴线,收盘价显著低于开盘价,显示出市场卖方力量的强势。 从成交量来看,最近几小时交易量明显萎缩,较前期水平大幅减少,价格与交易量同步下滑,反映出市场整体活跃度降低,交...
21:34
鼓狮快讯重磅报道:在加密资产领域迎来重要监管动态之际,我们于北京时间8月10日获悉,美国三大金融监管机构——美联储、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及货币监理署(OCC)于2025年7月14日联合发布了一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官方声明。该声明针对商业银行涉足加密资产托管业务提出了六大核心风险管理要点,旨在为行业合规发展提供明确指引。 声明重点强调以下六个关键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