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姓起源_龚姓的由来


 龚姓来源

龚姓起源
关于龚姓,《古今姓氏书辩证》和《万姓统谱》指出,龚姓出自先共氏,为避难,加龙为龚,遂有龚姓。《元和姓纂》也有“共工后有共,龚二氏。”的记载。龚氏的姓源从上述文献看,几千年来,一直未发现他们有被外族或外姓加入的纪录,因此,可以说龚氏是一个一脉相传、血统单纯的大家族。所以姓龚的中国人,不管身处天南地北,都是系出一源的同一家人。龚氏2000多年来,一直以我国南方的苏、浙、皖、赣一带为繁衍中心,并且很早以前播迁到闽、粤之地。望族居武陵郡。

 龚姓郡望堂号

郡望
武陵郡:汉高帝置郡,治所在义陵(进湖南溆浦)。东汉移治临沅(今湖南常德市西)。
六桂:即为"六姓联芳"之誉称,分布于古时的泉州。
堂号
中隐堂:宋朝时候龚宗元任句容县令。他在破案、挖掘藏犯、追捕逃犯上,像神仙一样。有一次,为政酷苛的杨弘(隋文帝的弟弟)奉旨到各地视察。但当他到句容边境时,却对人说:"这里已被龚先生治理得很好啦。我再去,不是徒找麻烦打扰他吗?"于是没入境就到别处去了。龚宗元官至都员外郎。退休后建了一座"中隐堂"。朝野上下都赞他是"耆德"(年高有德)。

 龚姓迁徙分布

龚姓,现行常见姓氏。分布很广,今北京,河北邯郸、尚义,内蒙古乌海,山东菏泽,山西浑源,山东龙口、平邑,广西田林,广西南丹、贵州、山东鄄城,云南陇川、河口、泸水,四川合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满族、彝族、京族、瑶族、土族,土家族、蒙古族、哈尼族、布依族等多个民族有此姓。清代有龚自珍。

历史上龚姓的分布与迁徙

宋朝时期,龚姓大约有15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排在第八十四位。龚姓第一大省是安徽,约占全国龚姓总人口的19.3%。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安徽、江苏、江西、湖南、福建、河北,这六省龚姓大约占全国龚姓总人口的81%。其次分布于广东、山东、浙江、河南等省。全国形成了以东部皖苏、北面河北、南方赣湘闽为中心的三大块龚姓聚集区。

明朝时期,龚姓大约有3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32%,排在第七十一位。明朝时期,江苏为龚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龚姓总人口的25.7%。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江西、浙江、福建,这四省龚姓大约占龚姓总人口的76%,其次分布于湖北、四川、湖南,这三省的龚姓又集中了17%。宋、元、明期间,龚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迁移。全国重新形成了苏、赣、浙、闽一片龚姓人口聚集地。

当代龚姓的分布与图谱

当代汉族龚姓的人口200万,为全国第一百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6%。从明朝至今600年中龚姓人口由30万增到200余万,近7倍,龚姓人口的增加速度低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龚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形的态势。龚姓在全国的分布到2014年主要集中于湖南、江苏、湖北、四川四省,大约占全国龚姓总人口的43%,其次分布于河南、江西、贵州、重庆、上海,这五省市的龚姓又集中了26%。湖南为龚姓第一大省,占龚姓总人口的13%。全国形成了长江流域地区高比率龚姓分布带。在近600年间,龚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由东部向华中、华北和四川的回迁成为龚姓迁移的主流。龚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湘渝、川1黔大部、云南东北、鄂赣浙苏大部、上海、福建北部、安徽南部、广西北部、黑吉东部,龚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达到0.3%以上,中心地区可达0.5%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6%,该地区居住了大约52%的龚姓人群。在浙江东部、闽粤桂大部、台湾、云南大部、四JI『北部、青海东部、甘肃大部、宁夏、陕豫南部、内蒙古中西部、湖北北部、安徽北部、山东东南、江苏西北角、黑龙江中部、吉林东部,龚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12%一o.3%之间,其覆盖面积占了全国总面积的27%,该地区居住了大约39%的龚姓人群。

姓氏

大陆

台湾

香港

澳门

gōng

Kung

Kung

Kong

 

 

龚-Gong-最好不用声母是k.h的字为名,双字名应避免全都用g.声母.ong韵母或阴平调的字。-注意名的意义与"龚"字的同音字"公"的"雄性"的含义相连不要产生不佳的歧义。双字名最好首字笔划少而末字笔划多,单字名最好用笔划多的字。最好不全用上下结构的字。据1998年最新统计,您的姓氏是第99大姓。您的姓氏笔画为22。

 

 

“龚”姓女宝宝取名
龚鞠淇
龚嬿暄
龚帆段
龚贝穆
龚顶瑛
龚丸公
龚益榕
龚林来
龚简莎
龚皇颜
龚更珮
龚戴佩
龚先喜
龚周育
龚英狮
龚颜鹭
龚里婷
龚亭梅
龚于媛
龚柏班

“龚”姓男宝宝取名
龚骋知
龚剑稳
龚杰侯
龚胤工
龚凡助
龚隐新
龚佑钟
龚满祥
龚奉松
龚侯南
龚禧井
龚帅禄
龚筹远
龚港树
龚深迈
龚城党
龚黉贤
龚福秉
龚寰言
龚威稳

 

 

  

 

 

 

 

 

文章网址:https://www.gushiio.com/guoxue/baijiaxing/17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