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手可热的链上衍生品交易平台 Hyperliquid 近期宣布将发行其链上原生稳定币,命名为 USDH。这一举措打破了行业惯例,Hyperliquid 选择了通过链上验证者投票公开招标合作发行商的方式,而非传统的“内定”或协议自建路径。这一创新之举迅速引发了稳定币领域的激烈竞争,Paxos、Frax Finance、Agora 等行业巨头纷纷提交了极具竞争力的提案,其他稳定币发行商也积极筹划参与,一场围绕 Hyperliquid“铸币权”的线上竞标热潮就此拉开序幕。
这场争夺战的焦点在于 Hyperliquid 平台上沉淀的 56 亿美元 USDC。若成功替换为 USDH,每年预计将产生超过 2.2 亿美元的国债利息收入。这笔巨额收入将不再流向外部发行商,而是回馈给 Hyperliquid 生态系统。消息公布后,市场反应热烈,Hyperliquid 的原生代币 HYPE 价格应声上涨近 10%。
在这场稳定币发行权的争夺战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利益逻辑?为何各大发行商愿意放弃唾手可得的巨额收益?在这场复杂的博弈中,谁又将成为最终的赢家?本文将逐一拆解这场背后的故事。
Hyperliquid 发行原生稳定币 USDH 的最直接驱动力是巨大的经济利益。目前,Hyperliquid 平台上有约 56 亿美元的稳定币,其中 95% 是 USDC。这笔资金的储备由其发行方 Circle 管理,Circle 通过投资美国国债等低风险资产获取利息,这部分价值完全被外部捕获。HyperLiquid 作为这些资金的应用场景和需求创造者,却未能分得一杯羹。通过发行 USDH,HyperLiquid 旨在将这笔价值内部化。以当前约 4% 的短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计算,56 亿美元的储备金每年可产生约 2.2 亿美元的利息收入。这笔收入将一举超过目前 HPL 金库的年收入(目前约为 7500 万美元),成为 HyperLiquid 链上最大的收入来源之一,无疑对社区的激励是更大的。
除了经济利益,对生态的刺激可能是另一个考虑。官方公告中提出的第一个理由是:“为了提高流动性并减少用户摩擦,两个现货报价资产之间的现货交易对将降低 80% 的吃单费用、挂单返利和用户交易量贡献”。对交易所来说,降低交易费用是直接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必选项。尤其对 HyperLiquid 来说,现货交易量相比合约交易量较低也是其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提高现货交易,HyperLiquid 拥有更好的现货深度,也能进一步避免像此前 XPL 等代币价格操纵的事件发生。
从官方公告和竞标流程来看,HyperLiquid 对发行商的核心要求可以总结为三点:一是与美元挂钩且合规的稳定币;二是适合 HyperLiquid 原生铸造;三是 HyperLiquid 优先的团队。其中,合规是当前稳定币发行的重点,也已成为稳定币的必然条件。第二点,关于 HyperLiquid 原生铸造作为重点,意味着 USDH 不再像 USDC 一样需要通过跨链桥才能进入到 HyperLiquid 链上。这为后续链上的多种交易行为节省提供了基础。最后关于 HyperLiquid 优先的团队,则可以看做是对于熟悉 HyperLiquid 链的团队将成为优先考虑的对象。
Circle 联合创始人 Jeremy Allaire 针对此事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很高兴看到竞争,将以重要的方式进入 HYPE 生态系统。不过,从 Jeremy Allaire 贴出的链接来看,Circle 的重点还是在发行原生的 USDC 而不是参与 USDH 的竞争。
这次链上竞标也吸引了多个稳定币重点发行商参与。截止 9 月 8 日,主要的参与者有 Paxos、Frax Finance、Agora 等成熟的合规发行商,也有 HyperLiquid 链上原生的项目方如 Native Markets 和 Hyperstable。其中,Paxos 和 Agora 作为合规性的代表,Paxos 是受纽约金融服务部 (NYDFS) 监管的信托公司,具有合规背景和 PayPal 的生态优势,Paxos 曾为币安发行过稳定币 BUSD。Paxos 的方案中,提到会将储备金利息的 95% 回购 HYPE,并承诺将 HYPE 整合进其为 PayPal 等巨头提供服务的经纪业务基础设施中。此外,Paxos 在前段时间还收购了 Molecular Labs,后者是 HyperLiquid 生态系统中现有核心组件 LHYPE 和 WHLP 背后的开发团队。Agora 同样在合规方面具有优势,其储备金有顶级金融机构道富银行托管,并由 VanEck 负责资产管理。在收入分配方面,Agora 的方案是承诺将 100% 的净收入分享给生态系统。这里的关键在于 “净收入” 可能扣除了托管费、运营成本等。Frax Finance 作为 DeFi 领域的巨头,在 DeFi 生态方面具有优势,另外其方案中提到将采用 frxUSD 稳定币 1:1 支持,这种稳定币本身也是由贝莱德的代币化国债基金 BUIDL 等 RWA 资产支持,也具有较强的合规性和安全性。Frax Finance 承诺将底层国债收益的 100% 通过智能合约直接、无损地传递给 HyperLiquid 的用户,Frax 自身不收取任何费用。Native Markets 则在原生性方面具有优势,Native Markets 是 HyperLiquid 上原生的项目。在合规方面也表示会集成发行方 Bridge(Stripe 旗下公司)的全球合规概况和法币通道。在收益返还方面,Native Markets 承诺会将储备收益的很大一部分贡献给援助基金(Assistance Fund,自动链上回购 HYPE 协议)。不过这并不等同于返还社区,9 月 9 日再次提交一个补充方案,将返还比例定为 50%。9 月 9 日,另一个 DeFi 巨头 Sky(原 MakerDAO)也计划参与 USDH 的稳定币的发行。Sky 的特点在于流动性支持,表示提供 22 亿 USDC 的即时流动性,并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回报率 4.85%,可能为 HyperLiquid 带来 2.5 亿美元的年收入。
总体而言,这几家分别在合规性、收益返回、生态原生上各有千秋。不过从利益返还方面,Frax Finance 应该是最具诚意的一个。
对社区来说,USDH 发行商的选择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生态升级,而是涉及 HYPE 代币经济学、稳定币市场的竞争格局,甚至整个 DeFi 领域前景的重要选择。对 HYPE 代币来说,一旦这部分的国债利息返还,将成为最大的生态收入之一,将更进一步影响 HYPE 的价值预期。间接方面,高利率的收益型稳定币能够帮助生态吸收更多资金入场,不仅会增加 HyperLiquid 的交易深度,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用户转化动力。对社区来说,这一决定无疑是利好的。在论坛中,支持的声音也占据绝大多数。不过,也有声音质疑官方这次的链上投票本质上还是一次内定后的作秀。
最大的争议由另一个 HyperLiquid 原生稳定币项目 Hyperstable 提出,Hyperstable 认为之前曾尝试使用 USDH 代码但被告知该代码已被列入黑名单,此次链上提案,另一个项目 Native Markets 在官方发出公告后一小时就迅速发布提案,可能存在提前透露信息的因素。另外,其他的一些社区成员针对整体的提案内容认为这些内容过于笼统,针对稳定币发行当中,具体的合规细节(如牌照联邦牌照还是州牌照)、技术细节、利益冲突考虑等方面提出了疑问。对于官方仅通过这些简单的提案就决定一个发行商的行为感到疑惑,毕竟这次提案的时间仅有 5 天。
的确,从提案的内容细节上来看,HyperLiquid 上的提案普遍在数百字到千余字之间,与其他公链上的提案相比可能仅为前言或总结部分的字数。另外,除了 Native Markets 在 1 小时内发布提案之外,Frax 的提案也在 10 小时左右发布,这个时效性确实远超去中心化组织决策的平均时间,背后不可避免让人联想官方是否存在提前联系备选方的可能。
无论如何,HyperLiquid 所迈出的这一步对社区来说,的确是一个利好的方向。体现了官方对于平台目前所存在的现货交易量与深度问题,以及最大化社区收益的思考。但另一个角度来说,即便 USDH 能够快速发行,短时间内也未必能够完全取代 USDC,毕竟作为一种更通用的稳定币,在交易稳定性和深度上有着更经过考验的表现。至于最终花落谁家,这将是一种平衡的艺术,对社区而言,到底是治理还是仅为建言,也是 HyperLiquid 去中心化治理成果的一次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