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perliquid 作为本周期最成功的加密项目之一,以仅有的 11 人团队便占据了去中心化永续市场 75% 以上的份额。截至本文发布时,Hyperliquid 用户资产规模已突破 62 亿美元,项目代币 HYPE 市值接近 160 亿美元,总市值(FDV)高达 460 亿美元,位列加密项目第 13 名。社区甚至将其视为下一个币安的潜力股。在最新一期鼓狮快讯节目中,Hyperliquid 创始人 Jeff Yan 与主编 Colin 深度分享了构建去中心化交易协议的历程与思考,探讨了自筹资金的重要性、拒绝风险投资的原因,以及坚持用户驱动增长的理念。Jeff 还阐述了 Hyperliquid 对去中心化金融未来的愿景、不将代币上架中心化交易所的逻辑,以及团队保持精简高效的承诺。此外,他还分享了关于加密创业、行业领导力的看法,以及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如何影响他的商业思路。完整音视频内容可在小宇宙等海内外主流音频平台收听。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受访者观点不代表鼓狮快讯,请读者严格遵守所在地法律法规。
小宇宙收听: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s/68a16e5742cc2798e7f33e12
Youtube 收听:https://youtu.be/MUhUCbXuh4E
### Jeff 的背景与踏入加密领域的历程
Colin:感谢 Jeff 抽出时间参与本次访谈。正如我们所知,Hyperliquid 是过去一年最具影响力的加密协议之一。能否分享一下在创建 Hyperliquid 之前你的经历,以及这些经历如何塑造了你进入加密行业的道路?
Jeff:当然可以。我出生于美国,2017 年毕业于哈佛大学,主修数学和计算机科学。那个时代与现在截然不同。当时学数学的同学大多选择从事数学或计算机科学相关的工作,选择相对有限。创业圈相对成熟,而社交媒体已逐渐过时,AI 技术也尚未火热。因此,我们大多数人面临的选择是:留在学术界做研究,还是转行做量化交易。我最终选择了 Hudson River Trading,当时它是美国股市和其他市场的大型做市商之一(至今仍保持领先地位)。那里的工作环境非常棒,像创业公司,但专注于交易领域。我得以深入思考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了解市场运作,并学会如何将量化思维应用于市场中。
大约在 2018 年,我接触到了以太坊,并觉得它极具创新性。我仔细阅读了以太坊的白皮书,很快意识到这将是金融的未来。因此,离开 HRT 后,我基本上一直专注于加密领域。从 2022 年左右开始,我们在加密领域进行量化交易,既关注中心化交易所,也关注去中心化交易平台。那时,FTX 崩溃的影响逐渐显现,我们意识到人们将开始理解自我托管的价值,并准备以去中心化的方式交易加密货币。同时,我们也发现市场上缺少一个既注重去中心化原则又关注用户体验的交易所。于是,我们萌生了创建一个既符合去中心化原则又能提供优质用户体验的交易平台的想法,这就是 Hyperliquid 的初心。
Colin:刚开始时,你是否曾预料到 Hyperliquid 会像今天这样成功?
Jeff:我确实没想到它会这么大规模。我一直很有远见,通过比别人更努力工作、保持信念、拥有长期愿景和承诺,取得成功其实并不难。重要的是要认识到,事情不会一蹴而就,你必须愿意从失败中重新站起来,我认为这一点至关重要。所以,我们一直有这个愿景。即使现在,我觉得我们仍然有更宏大的目标。但当然,如果当时知道它会这么大,那肯定是愚蠢的。主要是由于团队的辛勤努力,以及社区在关键时刻的支持,当然还有一些运气。你永远不能说这类事情是必然的。
### Hyperliquid 为什么选择自筹资金
Colin:最初你是完全用自己的资金来建立 Hyperliquid 吗?为什么选择拒绝风险投资或其他人的投资?背后的理念是什么?
Jeff:是的,Hyperliquid 完全是自筹资金。我想我从未为了赚钱而做这件事。在 Hyperliquid 之前,做交易让我明白,钱其实只是一个数字。我并不太看重物质财富,实际上不太在乎钱。对我来说,重要的是做一些有趣的事情,对世界有价值。所以我很高兴去做,即使失败了也无所谓,只要做好成功的准备。
我认为 Hyperliquid 非常独特,因为部分愿景——实际上是整个愿景——就是重新定义人们如何与金融和价值互动,以及这对他们意味着什么。要推动人们尝试一些非常新的、可能不太熟悉的东西是很困难的。有一点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那就是拥有权应该由社区来主导。当 Hyperliquid 启动时,标准的做法是通过风险投资者筹集大额资金并制造很多兴奋感——一次又一次地融资,觉得“哦,我们在取得进展,因为上次我们筹集了 100 万美元,这次是 1000 万美元,再到 1 亿美元。”但我总觉得那种方式有点虚假,那不是真正的进步。
真正的进步是用户从你所做的事情中获得实际的价值,而不是一群在早期投入一些钱的投资者能够从中受益。所以这就是我们的愿景,我觉得这确实打动了很多人。我们很幸运,大家都能支持这个愿景。
### 为什么不在中心化交易所上市
Colin:很多人注意到,当 Hyperliquid 发布其代币时,并没有在任何中心化交易所上市。为什么你们选择这样做?
Jeff:他们本可以在任何地方上线(HYPE)。我们的框架一直专注于构建和创造用户想要的东西,而不是太在乎别人怎么做。我们非常小,并且没有业务发展(BD)团队。我们有一些人负责与社区和生态系统的合作,但我们没有像其他公司那样拥有面向机构的全职团队。
所以,我们没有足够的资源来帮助处理上市事务。我们认为,最终每个平台都会根据自己的决定来选择是否上市,我们也能接受任何结果。如果某个平台想要上我们的代币,那很棒,因为这意味着他们的用户会接触到我们的产品。如果其他平台不上,那也没关系,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可能会上——只要我们做好工作,构建好技术。也意味着那些真正关心 Hyperliquid 的人会主动找到我们。
假设有一个热心的用户,他真的很关心 Hyperliquid,但找不到我们,那么他们可能会自己去尝试一下。我们认为,这也不是一个坏结果。但实际上,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只是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做超出核心职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