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权威消息显示,最高人民法院于7月29日正式发布四起提级管辖典型案例,其中备受关注的四川乐山中院审理的“万某园、陈某文、黄某圆等人非法经营案”成为焦点。该案涉及利用加密货币USDT进行外汇非法交易,涉案金额高达2.34亿元人民币,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法院经审理查明,被告人黄某圆利用其直接控制的香港某贸易公司和投资咨询公司,通过“人民币—USDT—美元”的跨境交易模式,在国家批准的外汇交易场所之外从事外汇买卖业务。这种行为严重违反了《外汇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扰乱了国家外汇市场正常秩序,构成非法经营罪。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管辖规定,因本案涉及香港居民被告人,经最高人民法院决定,该案提级审理并作出最终判决。法院以非法经营罪判处主犯万某园有期徒刑十三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14万元;其他被告人根据情节轻重分别被判处二年至五年半不等的有期徒刑。值得注意的是,该判决现已生效,标志着我国对跨境非法外汇交易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持续加大。
此次典型案例的发布,不仅彰显了司法机关维护金融市场秩序的坚定决心,也向市场传递了明确信号:任何利用加密货币等新型工具规避外汇监管、从事非法经营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严惩。随着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未来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将更加严格,任何试图挑战法律底线的行为都将付出沉重代价。